白居易说的诗者根情 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诗人是

诚邀,平民之宴为你继续解说白居易那些经典往事。
就这个问题来说,结合史书记载以及白居易的爱情经历,笔者还是认为,白居易是一位略有瑕疵的“痴情人”。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经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20:22:06

诚邀,平民之宴为你继续解说白居易那些经典往事。

就这个问题来说,结合史书记载以及白居易的爱情经历,笔者还是认为,白居易是一位略有瑕疵的“痴情人”。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经历,名气虽然比不上李白与杜甫,但生活水平还是在磕磕绊绊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说“略有瑕疵”呢,是指他蓄妓过多的缘故,古代官场才子都有这个爱好,就此而言,李白与杜甫惨淡得多,特别是杜甫。 就算这样,也不能泯灭白居易这位“痴情人”的雅号。

前几个回答我们已经交待过,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一首爱情悲剧诗。 而诗人写《长恨歌》时,已三十五岁,但还未婚。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光棍汉,如果没有情感经历,怎么能写出这种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呢?

其实不然,白居易从小就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恋人,并且为她痴情一生,直到地老天荒,再无世缘。她就是湘灵!

据白居易年谱记载,白居易19岁时,写有一首《邻女》诗,这是他第一次吐露爱慕之心,湘灵呢,年仅15岁。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白居易27岁的时候,他离开湘灵(即离开徐州符离的家)到江南叔父家时,一路上写了三首诗给湘灵。

第一首的题目就是《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第二首《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第三首《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从第三首的“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我们可以得知白居易与湘灵的感情渊源与情爱程度。 苦恋了8年(从19岁到27岁),为什么白居易与湘灵不能如愿呢?还是封建的“门不当户不对”,白家再说也是官宦之人,而湘灵呢,白丁之身吧。那时候,白居易也不敢自由恋爱呀!

白居易29岁考中进士,就向母亲恳请与湘灵结婚,遭到了母亲无情的拒绝,理由仍然是门第之见。白居易于是写下了《生离别》:

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好一句“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相思之苦、痴情之念是何等的入骨入心啊!

白居易33岁的时候,在长安已作了校书郎,仍得不到母亲的允诺,其《潜别离》揭示了这一苦楚: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白居易以不婚来抗争(白直到37岁才结婚),但无济于事。他也只能用诗来表达了,愤然挥就一首《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被迫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公元812年,白居易41岁)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此心安可忘!

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诗中写道: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白居易此时已经四十四岁,湘灵当时也已四十岁了,依然遵诺守身未嫁。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阳途中,再次问询乡邻而不知湘灵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终于结束。

白居易一生活了75岁,而与湘灵的痴情之恋却长达35年,从初识湘灵的19岁,直到知天命之年不知湘灵何终,白居易一直在追寻着他的初恋情缘,用执着的相思诠释了一位大诗人“痴情者”的人生。

平民之宴解读古典文学为己任,多谢关注!

古代名人里,没有比白居易更痴情的人了,

白居易37岁结婚的,那个16、18结婚为常态的社会里,37岁才结婚,你说他不痴情?

哦,忘了说,他想娶青梅竹马的湘灵,而他母亲不同意,

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34岁能写出《长恨歌》?你以为《长恨歌》写得唐玄宗和李隆基?你以为《李夫人》写得真是李夫人?

陈寅恪先生说:“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

他想娶湘灵,但她母亲觉得湘灵是不是寒门出身,娶她丢脸,于是他一直在跟他母亲斗,

如果这都不算痴情,还有什么算痴情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