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作家有哪些人 写书的作家

你的问题应该是作家写的关于写作的书吧。我刚好读了三本,分享给你。

《文心》
作者是叶圣陶和夏丏尊,这两位作家应该不用介绍了吧,读书时课本上的语文课本中《荷花》、《爬山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1:15:06

你的问题应该是作家写的关于写作的书吧。我刚好读了三本,分享给你。

《文心》

作者是叶圣陶和夏丏尊,这两位作家应该不用介绍了吧,读书时课本上的语文课本中《荷花》、《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章都是出自叶圣陶先生之手。

夏丏尊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

这本书是写给中学生的,所以是故事的形式。但请别小看了1934年的中学生,读完你会发现,比现在的部分本科生强太多了。

我收获比较大的是,

读书贵在新得,作文贵在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就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

以前我觉得看书就是看书,看的多总比看的少强,现在会有意识的去选书,会做主题阅读。在读书时会珍视那些触发的点,及时将触发点记录下来。

现在记录很方面,我一般是讯飞语言,直接转问题。最近新出的子弹短信也很好用。

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感情,以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么处置,这是意的作用。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与文与意的文。情义与知识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

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文章好不好?这本书指出,具有“知情意”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此外,写文章要注意起承转合的地方。

关于这本书我写过一个完整的答案。不懂的怎么插入链接,你可以翻一下我回答过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上一条就是。

2、《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这本书的作者来头很大,他的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他写的《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经典著作,成为全球英文写作、语法、逻辑推理领域的标杆之作。

写作包含四大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和语法,它们如同保持椅子稳固的四条腿。结构关乎文章组织以及表述观点的顺序;风格是写作的方式,包含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支撑所写内容;可读性与表达方式、写作材料的视觉愉悦感和易读性等有关;语法包括措词等,与语言表达形式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有关。

这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入手,讲了20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写作法则。

3、《写作课》

豆瓣评分8.1的写作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何为好,何为不好,如何能写好》,通篇也在解决这三个问题。

好的作品中有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结及鲜明独特的语言,所有这些融为一个优秀的整体,读者只要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直至读到结尾才长舒一口气,还会时不时的回味。

怎么写出这样的作品呢?怎么构建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怎么让文章跌宕起伏让读者欲罢不能?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4、《一本小小蓝色逻辑书》

《教父》中有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花半分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逻辑学存在的意义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用本分钟看透事物本质。生活中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其实都是逻辑问题。

在写作中也是这样,一本小说吸引人的关键在于逻辑主线,一篇书评吸引人的关键在于逻辑主线。

甚至我们平常说话时,逻辑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比方说被diss的时候,是不是想反击,那就要懂得论点和论据,通常从论据入手可以让反击更有力量。

我做过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你可以参考一下。

以上就是我目前看过受益匪浅的写作出,希望可以帮到你。

《文学讲稿》

作者:纳博科夫(就是写经典的《洛丽塔》那个)

这本书应该完全符合你的需要。它直接是作者对《包法利夫人》、《尤利西斯》等世界著名经典进行分析的讲稿合集。

你可以看看从大师的视角,是怎样解读那些经典名著的,不管是文学性还是技术性,都有详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思路和对美的判断。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