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算得上是人中极品了,既能凭胸中的文韬武略救越国于危亡,又能以过人的远见卓识,经商富甲天下。可以说是个罕见的天才、全才。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机警的对越王的
范蠡算得上是人中极品了,既能凭胸中的文韬武略救越国于危亡,又能以过人的远见卓识,经商富甲天下。可以说是个罕见的天才、全才。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机警的对越王的为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对一同帮助越王灭吴的文种说:″越王长得长颈鸟喙,是个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人,只有早点离开他才能保全性命啊"。文种自恃功劳大,对范蠡的提醒不以为然。
范蠡在灭吴之后,立马向越王勾践请求辞官归隐。但越王并不想放过范蠡。勾践深知范蠡的厉害,可以说"得范蠡者得天下",今天越国的复兴,全赖范蠡的谋划。如此大才一旦有了异心,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今战事刚刚结束,人心未稳,除掉范蠡和文种的计划还不能马上执行。
越王假情假意的提出要与范蠡共富贵,要分一半江山给范蠡,恳请范蠡留下来。早已洞悉越王心事的范蠡坚决请辞,越王甚至用杀掉范蠡的全家相威胁,强留范蠡。但范蠡清楚,留下来必死。他果断的回绝了越王。由于除掉范蠡的时机尚不成熟,冒然动手有引起局势动荡的风险,也将为天下人所耻笑。越王只能望着范蠡远去的背影,恨恨不已。
沒有听从范蠡劝告的文种,内心也有些恐惧,便称病躲着不上朝。越王就拿着伍子胥自刎的那把剑上门去看望他。很"诚恳"的对他说:"先生教我灭吴七策,我用了三招就灭了吴国,剩下的四策,请先生到地下跟先王们去说吧"。说完越王留下宝剑就走了。欲哭无泪的文种只得伏剑自刎。
历史上的能人不少,懂得功成身退的却不多。像范蠡这样睿智之人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可与之相比,但张良远没有范蠡的潇洒自在,张良虽然一心修仙不问政事,毕竟还是在皇帝老儿的眼皮子底下讨生活,过得提心吊胆。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经商能做祖师爷。未学仙术却能身居财神之神位。普天之下还真想不出有比范蠡更厉害的人了。
从历史上来看,谋士人才范蠡却算是明智之人。懂得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之理,也深知越王勾践生性多疑猜忌、大业成功之时,就是功臣丧命之日。只能共患难,难能同富贵,因此助越王成功复国后,便抽身归隐才得以保全性命,成就自己一片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