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德云社的综艺《德云斗笑社》,我真的是深深的被德云社的那些相声演员给深深的吸引了,他们有趣,幽默并且还有很重的孩子气,实在是太可爱了;在节目中,他们前半段是玩游戏,后半段
最近看德云社的综艺《德云斗笑社》,我真的是深深的被德云社的那些相声演员给深深的吸引了,他们有趣,幽默并且还有很重的孩子气,实在是太可爱了;在节目中,他们前半段是玩游戏,后半段是讲相声,并且还有淘汰,他们在台上讲相声,郭德纲会在后台点评,通过郭德纲的点评,我也感觉是受益匪浅,涨了不少的见识。
记得《德云斗笑社》里有这样一段,就是他们穿越的那一场,郭麒麟,栾云平,孟鹤堂是一组的,但是孟鹤堂穿越回来晚了,他们3个人是没有时间对词的,于是只是相互顺了一遍内容的大纲,先是什么再是什么,然后是什么就上台演出了,在台上,内容大纲是不会变得,其中的小细节全靠自己在台上表演临场发挥。
还有像郭德纲于谦这样的相声演员必定是不需要对台词的,大多数都是临场发挥,就比如于大爷喝醉酒那一次,都要上场了还醉酒不醒呢,让烧饼和老四在台上多抻了一个多小时,差点没有愁死啊,等于大爷醒来,酒劲稍微缓一点后,郭德纲和于谦就立刻上台演出了,演出前不省人事,怎么可能会对台词呢?那一场《汾河湾》也成了经典之作。
但是像新手相声演员来说,当他们还没有上台资格的时候,是要在台下不停的锻炼学习,掌握流程,节奏等,这就需要演员熟记台上的内容,另外还要锻炼捧哏和逗哏之间默契饿,这都是需要不断磨合的。
等逗哏和捧哏磨合出默契之后,就不需要一句一句的对台词了,上台前只需要交流一下内容的大纲,就可以上台演出了。相声也是非常考验演员临场发挥能力的,有经验的捧哏可以把逗哏捧得很出色。
所有的演员都是有事先写好的台词,相声、小品、影视等都一样。只有一种演员没有或者很少用台词——老油条老江湖,比如郭德纲和于谦。
马三立每段相声都有剧本,都写得很细致,据说连动作及标点符号都会写下来,这是一种职业习惯。舞台经验少的演员更是要依赖台词,所以紧张的时候就会出现背台词的现象。
即使舞台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今天上台要说的段子如果是新创作的,肯定也要多看几遍,甚至要背。上场前都要和搭档对词,保证最佳表演效果。
只有郭德纲敢没稿就上场表演,于谦呢是捧哏,逗哏都没词,捧哏还拿来什么词,随同郭德纲一起上场就是了。
没台词不等于没准备,肯定还是要的,郭德纲自己说了,上场前都会说下主题框架,剩下的细节台词就靠临时发挥了。所以郭德纲在天马行空的说的时候,于谦都要全神贯注的听,随时准备好接话。
郭德纲和于谦很多返场的小段,更是不可能有剧本,基本都是现编的,或之前已经说过了的,或摘自之前某段子的一小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