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
在来合肥之前,就久闻合肥的大名。让我最初知道合肥这座城市的是那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著名谜语:两个胖子抱在一起,打一个城市的名字。那时候就觉的合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
在来合肥之前,就久闻合肥的大名。让我最初知道合肥这座城市的是那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著名谜语:两个胖子抱在一起,打一个城市的名字。那时候就觉的合肥这个名字不太好,也许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乡土气息吧。
来到合肥,才了解合肥的尴尬。在合肥所处的都市圈内,繁华比不上武汉,游玩比不上南京,俊秀比不了杭州,更遑论上海了。省内的兄弟城市蚌埠、芜湖也在嘲笑合肥,就连合肥人自己也在自嘲。
如今,已经在合肥生活十几年了。有幸见证了合肥从弱小变强大的过程,见证了由合肥到霸都的华丽蜕变。
合肥是一个迅速长大的城市。
十几年前,坐公交车从南到北半个小时就可以穿城而过。南二环以南还是一片田园风光,北面过了双岗就是乡村结合部了。那时的徽州大道还叫美菱大道,阜阳路还叫荣事达大道。
一个领导的魄力改变了一座城。合肥的大变样始于2005年,正是那一年合肥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大拆违。于是私搭乱建不见了,街面变宽了,环境干净了。多年无法搬迁的区域也搬迁了。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徽州大道、长江路、芜湖路等道路相继进行拓宽,金寨路高架、铜陵路高架相继开建。
正是那一年,滨湖新区的规划横空出世。如今的滨湖已经是合肥人置业、生活、休闲的首选,依然成为合肥的名片。
合肥这些年崛起的当然不止滨湖新区。政务新区在天鹅湖畔拔地而起,已经成为合肥的政务文化中心。北城新区硬是在北边的偏僻之地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城区,与滨湖新区南北对望、遥相呼应。
2011年巢湖并入合肥,使合肥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件盛事,从此合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湖名城。合并以合肥的区域面积扩大了不少,人口也大幅增加。于是合肥的实力与地位有了质的提升。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合肥的底气与野心增强了,提出了要成为新一线城市的目标。合肥人也是从那石开始膨胀了,给合肥取了个霸气的名字:霸都。
合肥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城市。
合肥最近十几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2017年合肥的GDP总量为7213亿元,全国城市排名24位,名义增速达到14.97%。
2017年合肥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位居第9位,而在2001年位居第18位。在所有城市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能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太不起了。
再看一下全国城市最近10年经济纵增速,由下图可见,合肥在最近10年内增速在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位。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合肥坐看各地云起云落。
合肥是一个工业化城市。
合肥最近十几年工业发展得很快,而且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类型先进,基本没有重污染企业。十几年来在在合肥迅速发展的大企业有海尔、美菱、美的、格力、京东方、联宝、江淮、日立、应流等。他们都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以科大讯飞、晶澳太阳能、工大机器人为代表的新经济也在快速崛起。在其他城市还在苦苦转型的当下,合肥无疑取得了发展的先机。
合肥 是一个科技之城。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城之一,比肩北京、上海、西安。合肥是国家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各类国家级科研机构200余个。中科大的科研实力在全国位于第二位,仅此于中科院。
同时一批高校在合肥纷纷建立研究中心。清华创新研究院落户于经开区,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也落户经开区,北航合肥科学城选址于新站区。未来合肥的科研实力必将有更大的提升,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将在合肥孕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将加快。就算这些新技术新科技不在合肥进行成果转化,那也是合肥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了贡献。
合肥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是一个科技之城,一个创新之城。配的上她的口号: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安徽位于中部。秦岭淮河一线为中国的南北的分界线,按地理位置来讲, 合肥当属于南方。池州离合肥有点远,客运大概需3个小时的车程。一直想去拜访一下这座历史名城,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
对于合肥的了解只是来源于周围人的口口相传,他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合肥的传销。据说合肥是全国闻名的传销之城,传销窝点众多,泛滥成灾。这些人不务正业,指望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他们坑朋友,骗亲戚,诓同学,不择手段、没有人性。
希望合肥加大打击力度,摘掉传销之城的帽子。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