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给朱元璋殉葬的女人死法惨,凡是作为殉葬的人来说,不是被活着殉葬,就是在殉葬前被逼迫服毒或者自缢而亡,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是非常惨的。
殉葬制度历来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
不用说给朱元璋殉葬的女人死法惨,凡是作为殉葬的人来说,不是被活着殉葬,就是在殉葬前被逼迫服毒或者自缢而亡,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是非常惨的。
殉葬制度历来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己在死后依然能够享受到活着的时候生活待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理念,在死亡后进行殉葬活动,而且作为殉葬的对象也是按照生前的不同分工而进行的。在河南安阳发掘的奴隶主大墓中发现,被作为殉葬的对象是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是负责保卫的武士,有的是驾车的奴隶,有的是负责养狗的奴隶等等,也就是说殉葬是按照生前活着的时候分工所开展的。
而最早进行殉葬活动自商以来周、春秋、战国、秦朝皆开始实行。《墨子-节葬》篇记载:
天子殉葬,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
《西京杂记》记载:
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拔除丈余,乃得云母,深尺余,纵横相枕藉,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于人。
也你是说中国从奴隶社会时期就开始了以人为殉葬的殡葬习俗,而这种习俗是相当残忍的。这种人殉制度从周以来,经历了多个朝代,从奴隶制社会一直到封建制社会一直存在。但这种情况在其中也有断档的时期,那就是汉朝和唐朝。
汉朝和唐朝时期,采取的是另外一种陪葬制度,废黜了殉葬的制度。所谓陪葬制度与殉葬制度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其不是在帝王去世后用后妃、宫女、太监等人作为殉葬,而是在自己陵寝的周围,分步着朝中重要臣子的陵墓,这些臣子的陵墓共同守卫着黄帝陵。所以我们现在反观汉、唐时期皇帝陵寝的时候,很多陵墓都采用这种割据,天子墓周围分布着臣子们的陵墓,而这些臣子不是在帝王去世时被杀的,而是自然死亡后有针对性埋在这里的,这也就是形成了另外一种特色,活着的时候,臣子每天上朝觐见皇帝上报政事,而死后依旧是这样,当时这是他们认为的另外的一个世界。
而殉葬经历了发展、废止等曲折的发展路径后,为何在大明王朝此种惨无人道的制度为何再一次被朱元璋所采用,不是没有社会背景的。自宋代开始,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边疆民主先后入主中原,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均实行用人殉葬的传统,而受他们的影响,当中原汉族再一次掌握大权的时候,继承了这种灭绝人性的人殉制度,所以明朝朱元璋采用了殉葬制度。
查阅明朝的正史自然查阅不到相关的内容,作为朱元璋还是他的儿子朱棣,是不会在正史中记载这类事情的,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得人心和惨绝人寰的。但是我们通过其他方面的史书却可以略知一二。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天女户,历成祖、仁宗、宣宗皆然。
明成祖朱棣驾崩时,当时殉葬有三十余人,这个在《李朝实录》中有所记载: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圈于其上,以头纳入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而朱元璋实行殉葬制度是非常让人意外的,毕竟他是从一穷二白的平民百姓起家的,在夺得天下的过程中,他始终号召贫苦人民为了生存跟随其战斗,但是待他夺得天下后,他却变成了他所推翻的统治者,实施了惨绝人寰的殉葬制度。
而被用来殉葬的这些妃嫔和宫女、太监的死法是非常残忍的。1.大多数采取的是自缢。就如纪录明成祖有关殉葬的内容所说,在一个大房间里,梁上挂了很多白布的套,而且下面都放了一个凳子,太监按照殉葬名单将人带入其中,监督这些人的死去。只要将头伸进头套,将脚底凳子蹬翻人一会就会死去,当然这种死亡是非常痛苦的。
2.另外的就是活埋。这种是最残忍的,要比被逼自缢更残忍。在帝王下葬的时候,被赶入地宫,待地宫大门被封死之后,这些人会被活活憋死,成为殉葬品的一部分。
3.就是事先用要将被殉葬的人迷晕,在迷晕后打开这些人的脑袋,往里面注入水银。这些人会在迷晕中自然死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殉葬者保持一个完整正常的样子那些自缢而亡的人面部表情是非常恐怖的,而这种面部表情是非常和缓的。
给朱元璋殉葬的妃嫔和宫女不管是死于以上哪一种,都是非常的恐怖,这也说明了朱元璋残忍的一面,和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昏庸和腐朽。
死了的人让活人陪葬,只有古代的帝王有此特权。希望二十一世纪旳今天,悲剧不要从演,腐朽旳社会制不要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