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武大郎潘金莲

武松、潘金莲作为《水浒传》中两个很有个性的角色到现在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都是普通百姓可以触摸到的真实形象。试想,如果武松接受了潘金莲,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03:51:16

武松、潘金莲作为《水浒传》中两个很有个性的角色到现在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都是普通百姓可以触摸到的真实形象。试想,如果武松接受了潘金莲,潘金莲就得到了想要的完美婚姻,武大郎自动退出,万事大吉。然而,敬重哥哥就像敬重父亲一样的武松,并没有接受潘金莲的求爱,才导致潘金莲追随西门庆,才有后来的武大郎捉奸并被杀。

首先,看看潘金莲这个人物。数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堪称妖艳、淫荡、狠毒之典型。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几乎没有人同情她。潘金莲是清河县一大户人家的使女,二十来岁,很有一些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纠缠她,潘金莲就去告诉主人老婆,意思是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从此记恨于心,却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郎一文钱,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潘金莲见武大郎身材短小相貌丑陋,而且为人木讷老实懦弱本分,性格猥琐不谙风流,根本不是她喜欢的菜。慢慢的,她开始勾搭浮浪子弟,在“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的奚落声中,一直处于“围猎”心上人的过程中。

再看看武松:用高富帅的标准来衡量,高大、帅气是没问题的,就是不富裕,然而,作为衙门的都头,也属于体制中的人了,是吃皇粮的,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刑侦科长,手下差不多100人,享受正科级待遇。在当时还算是很吃香的,你看看武松的左邻右舍“武都头”、“武都头”的叫得那样亲热,就连善于见风使舵的王婆在有西门庆撑腰的情况下,依然对武松敬畏有加。

另外,尚有“打虎英雄”荣誉加持。在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武松的这个“打虎英雄”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不仅赢得了周边广大百姓的尊敬,还深得当时重量级官员的偏爱。

相对于武大郎的“矮矬穷”,武松自然赢得了潘金莲的芳心。潘金莲三番五次向武松“示好”,也表明潘金莲是非常在乎武松的,我们在剧中可以看到,潘金莲在暗暗追求武松的过程中无论是气色、还是心情都可以说“换了人间”,甚至,为了讨好武松,一度被歧视的武大郎也开始得到潘金莲的“悉心照顾”。

剧情发展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潘金莲依然是一个美丽、善良,也可以说勤快能干略显不安分的“好女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武松依了潘金莲一起好好过日子,让武大郎自动退出,潘金莲为何要杀武大郎?

潘金莲下决心杀掉武大郎,还是因为她在得不到武松,又不甘心和武大郎凑活过一辈子,才最终倒向西门庆,而武大郎自不量力对潘金莲西门庆实施捉奸,惹恼了西门庆,同时,也让潘金莲担心武大郎会告诉武松报复,武大郎成了潘金莲享受美好未来的严重障碍,武大郎必须死!武大郎憨厚老实、心地善良,潘金莲没有杀他的理由,只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挡了别人的道,别人就要修理你。因此,潘金莲杀武大郎不是仇杀,是情杀,是不得已的无奈选择。

武松是否从潘金莲主要取决于三武大郎,如果武大同意潘金莲与自己的弟弟百年好合,也符合国内某敎授提出的一妻多夫制,这样潘金莲是又会杀害三武大郎,潘金莲也能很好的为自己的二位丈夫服务。很快金莲就会为他们兄弟二人生娃娃,全家人其乐融融!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