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 佛教的分支流派

看了很多评论师兄们的评论,作为略看过几本佛经的信徒,有必要谈谈禅宗。
起始
禅宗起于七佛十五祖,在天竺国一共印证三十五位祖。 第二十八位祖系菩提达磨
达摩师从二十七祖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18:14:51

看了很多评论师兄们的评论,作为略看过几本佛经的信徒,有必要谈谈禅宗。

起始

禅宗起于七佛十五祖,在天竺国一共印证三十五位祖。 第二十八位祖系菩提达磨

达摩师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达摩告般若多罗尊者曰:我既已得法。应当往什么国家去传播佛事呢。尊者曰:你等我寂灭六十七年后。去东土震旦(古印度对我国古代的称呼)点化上根人。

达摩又问:那边有人能传佛心印吗?尊者回道:你所传播的地方明心见性者不可胜数。我寂灭六十余年后,你就去震旦,那边的南方不要久住。因为那边有个特别喜欢做有为法而不见佛理的皇帝。你即使到了那边亦不可久留。听我作首偈:

路行跨水复逢羊 (暗指坐船渡海到广州羊城) 

独自凄凄暗度江  (指偷偷摸摸一苇渡江跑路) 

日下可怜双象马 (此句学生未曾参透) 

二株嫩桂久昌昌 (暗指前期人才凋零后期昌盛)

达磨大师从天竺出发,坐船三年,刚到广州,地方官刺史具主礼迎接。把此事上奏梁武帝。梁武帝派使者带诏书迎请达摩入朝面见。到了金陵(今南京市)。

梁武帝问达摩:朕登基继位已来。建造佛寺,编写佛经,劝人出家为僧很多很多。朕有何功德啊?(此时梁武帝应该是沾沾自喜等达摩夸他)

达摩答:并无功德。梁武帝问:为什么无功德?达摩又答:这属于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世俗的积福德),只是福德并不是功德。

梁武帝又问:怎么样才是真功德?达摩答曰。自己心性。这样的功德不以做世事求到的。梁武帝又问:什么样才是做圣人的终极道理。达摩答:那就是没圣人。梁武帝疑问:那现在对着朕的,是谁?达摩答:不识。梁武帝不领悟(此时达摩在开悟武帝,可惜武帝没领悟——不应以分辨心见相)。达摩心知此时不是传道的契机。于是偷偷渡江过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隐居面壁。

时有僧人神光,闻少林寺有达摩大士隐居。前去拜访。来到达摩跟前,大雪漫天,淹没过膝,神光在雪地里站了一晚上,达摩心中怜悯他,问:你来我这里,想做什么?神光哭求达摩:愿和尚传道给我。达摩讲:道是多少圣贤参透天地,多么难得到,你就站一夜雪地,就想得到?神光闻言,拔出自带的刀,一刀砍断自己的胳膊。达摩心知他求道意志坚定无匹。随收为徒,改名慧可。慧可问达摩:我心不安,师傅能帮我安心吗?达摩答: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慧可闻言,左右思量,道:到处找了,不见心在哪里。达摩答:我已经给你安心了。慧可即时开悟。这就是有名的二祖风雪断臂求道的典故。

达摩到华夏后属于华夏禅宗初祖。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 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及至六祖,终于发扬光大。

卢慧能本是砍柴卖的樵夫,岭南人,一日,路过饭店听到有人念金刚经,随即开悟。听闻江西蕲州黄梅县有禅宗大师收衣钵传人。安顿好家中老母,就只身前往黄梅。五祖问慧能:你从什么地方来?慧能答:从岭南来。(古时岭南属于犯人流放之地,未开发地区)五祖问:来我这里想做什么?慧能答:想做佛。五祖故意刁难讲:岭南人都没有佛性的,怎么能成佛?慧能答:人分南北,佛性也分南北?五祖一听,便知道此人不简单。随安排他去锤米。

慧能在鍾米房干了大半年,一日,听寺里的僧人到处在念诵神秀法师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抚扫,不使惹尘埃。

慧能叹道:这首偈子还可以,就是未见性。那个僧人就骂慧能:你这个庸俗的人,懂什么,胡说八道?

于是,慧能走到了神秀偈子处,叫一个当官的居士帮他写了一首偈子在旁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僧人念后顿时觉得不可思议。五祖知道慧能已见性,怕有人害他,就擦掉了慧能偈子,并说:也是无见性的。晚上就五祖就派了个心腹僧人去踵米房请慧能来。并传授金刚经,以印心。亦把衣钵袈裟传给了他。

慧能历尽坎坷,终于赶回广东,传扬佛法。以曹溪作为道场。传授如来正法眼藏。点化无数禅宗大德。且作了唯一一本华夏的佛经——六祖坛经。正应了达摩那首偈子: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禅宗有云:不见心,修法何益?就是说没有明心见性,就没有一条修行明路,修法总是离心外道,实在无益。所以很多渐修的法师僧人居士,都以求明心见性为第一追求。见性起修,以修证果,终成正觉。及至今日,禅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人人以谈禅参禅为高雅。更有历朝历代文人骚客附庸推崇备至。

现在让我们开始参禅吧。各位同修,希望关注并点个赞哈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