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的坏女人都姓潘

这个问题就有点牵强附会了。
水泊梁山108人,想不重名可以轻松做到,但是想要不重姓却是很难做到的。
同样如此,《水浒传》里写了二三十个有名有姓的女人,出现两个姓潘的又有什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3 13:48:49

这个问题就有点牵强附会了。

水泊梁山108人,想不重名可以轻松做到,但是想要不重姓却是很难做到的。

同样如此,《水浒传》里写了二三十个有名有姓的女人,出现两个姓潘的又有什么奇怪呢?因此就断定作者与姓潘的有仇,故意丑化潘姓女人,纯属于牵强附会的乱点鸳鸯谱。

另外,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憎恨女人,恶意丑化女人也是没有道理的。

施先生确实写了两位潘姓女人不守妇道,但同时也写了金翠莲,桃花村刘太公的女儿,林冲的夫人林娘子,花荣的妹妹,李逵的母亲,雷横的母亲,阮小七的母亲,京城名媛李师师, 飒爽英姿的扈三娘等诸多良家妇女形象。她们虽然着墨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毫无疑问——都是好人。因此,说施先生憎恨女人丑化女人,是没有根据的空穴来风,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说到潘金莲和潘巧云这两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尽管她们确实有错,但也确实事出有因。本文绝非是要替她们评功摆好,而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来说一说她们的有苦难言。

一、潘金莲出身贫寒,先前是个没有劣迹的良家女子。

有的朋友一提起潘金莲,就习惯往《金瓶梅》上联系,其实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虚构的,它一旦独立成章,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是独立的个体。而一旦把它和其它文本掺合起来,就势必会割裂作品的完整性,对分析评价该作品只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

施先生在《水浒传》中对潘金莲这个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准确、具体。

潘金莲本是清河县张大户家里的一个使女(佣人),是处在当时社会的最底层。张大户垂涎她的美貌,想占她的便宜,却被潘金莲严辞拒绝。

为了避免张大户的纠缠,潘金莲把这件事告诉了张大户的夫人。为此张大户怀恨在心,宁可倒赔嫁妆,也把她白送给街头卖炊饼的武大郎。

武大郎又矮又丑,人称三寸丁谷树皮。潘金莲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明显是张大户的报复陷害。可封建社会的女人是没有婚姻自主权的,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同时也用事实在说明,潘金莲在此前并没有嫌贫爱富傍大款,更是没有劣迹的受到迫害的一个良家女子。

二、一时不慎误入歧途,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

嫁给武大以后,街头的混混们看到潘金莲一个美貌女子嫁给了一个丑八怪,三天两头便找上门来闹事。为了息事宁人躲避纠缠,他们就把家从清河县搬来了阳谷县,在紫石街赁房居住。有朋友说武大和潘金莲有一个小二楼房产,也算中产阶级。其实纯属误解。武大是赁(租)房居住,对所住房子没有产权。

一个是花容月貌,一个是丑陋不堪,这种搭配如果能幸福,鬼都不相信。但潘金莲只是把它埋在心底,并没有出外拈花惹草。对此有两个事例可以验证:一是为了躲避纠缠而从清河县搬家到阳谷县,二是和西门庆是偶然相遇。是她关窗户时,手里的叉杆不慎脱落,正好碰到了在楼下路过的西门庆。

是西门庆这个色鬼抓住不放,和王婆狼狈为奸,以做针线活为诱饵,把潘金莲骗到了王婆家里。等到武大被西门庆踢伤,武大提出以武松回来相威胁,又是王婆提出毒死武大焚尸灭迹,让武松回来死无对证。

一失足成千古恨,潘金莲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六神无主的情况下,轻信了王婆和西门庆的指使,亲手给武大喂下了毒药。

三、潘巧云更是有苦难言的守活寡,出轨也是事出有因。

潘巧云是二婚,他丈夫杨雄是衙门里的刽子手。不难想象,一个专门砍死刑犯脑袋的人,毫无疑问是个粗人,不可能有缜密的心思来考虑女人的心理。另外,他还兼管着牢里的杂事(节级),不仅白天不着家,还经常上夜班。包括家里办道场这样的大事,他都委托石秀帮着照顾,自己照样不回家。

潘巧云和庙里的和尚裴如海是老街坊,自幼相识,而且两家还经常有来往。这次潘巧云为他前夫王押司的祭日作道场,裴如海还带来了私人礼物:挂面和红枣。正由于有这层关系,潘巧云自然要热情接待。

一个正当虎狼之年的女人,长年得不到丈夫的温存,守着冰锅冷灶过日子。当她面对风流倜傥又含情脉脉的裴如海这个老相识时,潘巧云心猿意马守不住底线,这无疑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原因。

换句话说,如果杨雄是一个顾家又懂女人心思的男人,潘巧云能走上这条路么,这恐怕要打个问号。

结语:

《水浒传》中的二潘,走上极端固然与她们自身缺乏约束有一定原因。但是,她们各自的丈夫也有致命的缺点,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所以,作者施先生并没有刻意的丑化贬损她们,而是实事求是的把事情讲解清楚,让读者来自行判断。

由此也就说明,施先生写的二潘,没有任何其它企图,是合乎逻辑和艺术创作规律的创作手法,

如此而已。

《水浒传》中两个水性养花的人都姓潘。题主是出错了吧。作者写《水浒》时有历史局限性,多是歌颂一些好好汉逼山梁山。最后的命运还是归顺皇朝。潘金莲是受害者,买到富商为小,不从才被怀恨赏给大郎。大郎又是一个侏倭人。根本不知疼她,只会拼命买讦搛钱。青春年少的她敢爱敢恨去追求真爱。最后被武松杀掉,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代表敢于抗争命运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小说中描写的荡妇。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