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这是一个中国的典故。 春秋时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产。春秋时期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就是“秦晋之好”。秦国和晋
无疑,这是一个中国的典故。
春秋时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产。春秋时期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就是“秦晋之好”。秦国和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军事强国,这两个国家的君主通过联姻与互相扶持,建立了的很好同盟关系。但是,国家间之的利益冲突,也带给这个联盟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公元前630年,“春秋五霸”中的两位晋文公和秦穆公率领的秦晋联军包围了郑国的都城。由于军事力量的悬殊,郑国决定离间秦晋联军。于是,郑国的使者拜见秦穆公说,郑国地理位置夹在秦晋之间,而晋国的地理位置更易于控制郑国,郑国忘了只对晋国有好处,如果郑国不亡,秦国以后出兵,郑国可以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地理位置上,从西向东分别为秦、郑、晋)盛情款待。秦穆公听了觉得有理,就单方面退兵。晋国无奈,只得跟着退兵。
这个历史事件,使“东道主”作为一个成语流传下来,也给著名的秦晋之好埋下了最终破裂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