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三军”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中说:“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三军”的
在古代,“三军”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中说:“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
随着时代演进,上军、中军、下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到了唐宋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