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桓玄篡位立国之后,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表面恭敬受令,暗中则扩充势力,准备造反。后来宋武帝刘裕平复桓玄之乱,控制大局,他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的姐夫徐道覆为
东晋时期,桓玄篡位立国之后,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表面恭敬受令,暗中则扩充势力,准备造反。后来宋武帝刘裕平复桓玄之乱,控制大局,他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的姐夫徐道覆为始兴相。
义熙六年(410)春,卢循和徐道覆趁刘裕北伐南燕,后方空虚之机,率军造反,北征刘裕。两人先是率军在始兴会合,然后分东西二路北上,进入湘州(治今长沙)与江州(治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诸郡,势不可挡,沿路震恐。后来,徐道覆主张东进,一举攻下建康。卢循则比较犹豫,最后勉强同意,遂自桑落洲(今江西九江东北)进抵淮口(今江苏南京西北秦淮河口),逼近兵力不过数千的建康。
前方的刘裕闻讯后院起火,赶紧自北伐前线撤回京师。他来到长江边上,对各位将领说:“叛军来势凶猛,如果从新亭直接挺进,我们只能暂且回避其锋芒了,这样一来,胜负就很难说了。而如果他们回到西岸去休整,那我们就可以一战而胜了。”
在叛军这边,徐道覆主张从新亭进军白石,然后烧掉战船登陆,分路进攻刘裕。而卢循则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他对徐道覆说:“根据敌军慌乱的程度来看,我们只要驻守在西岸,施以心理压力,他们自己就会在几天内不攻自乱。”于是,叛军便在长江西岸驻扎了下来。
起初,刘裕登上石头城,观察叛军动向。一开始,他见叛军向新亭方向进发,刘裕脸色立刻变了,他很害怕卢循趁借其一路胜利的威势,发动突然袭击,尚未部署妥当的自己将措手不及。但是后来他又看到叛军船只回到蔡州停泊下来,便放心了。刘裕命令各路军队立即转移,集中砍伐树木,在石头城和秦淮河口等地树起栅栏。同时,他还命人以最快的速度整修越城,修筑堡垒,并派兵把守。如此一来,刘裕便将自己的防守阵型布置妥当了。而卢循兵临建康近两月,士兵锐气尽失,粮草断绝,不得不于7月初退还寻阳,最后兵败投水自杀。
你能否分析一下,本来似乎占有优势的卢循为何会失败?
答案:卢循之所以会失败,便是因为他没有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当时的局势来看,他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士气正盛,因此他最好的策略便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一鼓作气渡过长江,攻下建康。实际上,作为进攻一方的叛军来说,刚开始的气势正是其关键所在,一旦不能一鼓作气,失去了这股气势,便很容易被官军所击溃。因此,卢循不应该根据敌方的状态来决定自己的策略,而是无论对方状态如何,他都应该渡过长江,以保证自己的锐气不被挫伤。 实际上,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重要的博弈法则,即: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就不要管对方如何决策,果断地选择它;假如你没有一个优势策略,而你的对手有,那么就假定他会采用这个优势策略,相应选择你自己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