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弟子(聪明的徒弟)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他请教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只是让他们三人走进麦田,从一头出发到另一头,中途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01:30:22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他请教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只是让他们三人走进麦田,从一头出发到另一头,中途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在这期间他们可以摘取一株麦穗,但仅有一次机会。最后比一下谁摘的麦穗最大。田地里的麦穗有大有小,有挺拔光鲜的,也有低矮瘪空的,所以三人必须想好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一个弟子先行。他想:只有一次机会,那么一旦看到又大又漂亮的麦穗,我就应该立刻摘取它,这样绝对不会留下遗憾。这样想着,没走几步,这个弟子就发现一株既饱满又漂亮的麦穗,于是兴奋地将其摘到手,心中的得意也无以复加。然而好景不长,当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手中的麦穗更大更漂亮的,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心情转瞬跌到了低谷,只能无奈又遗憾地走完了剩下的路程。

  轮到第二个弟子时,因为有第一个弟子的前车之鉴,于是他想:麦田里的麦穗这么多,一开始看见的肯定不是最好的,后面一定有更好的,所以我不能急着摘取,机会只有一次,要谨慎再谨慎。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也开始了行程。刚开始时,他果然也发现了又大又美丽的麦穗,但他忍住了没摘,他相信后面会看见更好的,于是继续前行。一路上他又发现了不少优秀的麦穗,他依然没有下手,每一次他都想,后面会有更好的,不能急,要谨慎。就这样直到走到田地尽头他的手中还是空空如也,他已经错过了所有的好的麦穗,然而却已经无法回头了,只好随手摘了一株普通的麦穗。

  第三个弟子最为聪明,他看到前两个人的惨淡收场,暗下决心要吸取他们的教训。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答案:这个聪明的弟子看着宽阔无边的麦田动起了脑筋:一看到好的麦穗就摘肯定是不可行的,看到好的麦穗总也不摘,期待会有更好的同样是不可取的。这样,就必须将前后做个比较,但麦田这么大,那么我可以将其分成三段,走到第一段时我可以将其中的麦穗分成大、中、小三类,走到第二段时我要验证一遍以免出错,而到了第三段时我就可以验收成果了,只需从大类中找到最大最美丽的一株麦穗,虽然不一定是整个麦田中最大最美的,也差不了多少,足以令我满意了。第三个弟子就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了,最终愉快地做出了选择。至此,他也明白如何选择伴侣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