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龙和凤是一对,为什么龙生九子却不是和凤一起生?

古曰:“龙生龙,凤生凤”。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龙是两栖动物,确切的来说就是三栖动物,因为龙能上天,下地,入水。而凤凰呢,只会飞,基本上不会落,就算落也非梧桐不落,这就是区别。属于两个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13:04:10

【原创问答】我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借此话题与大家分享一下“古时龙凤、凤凰、鸳鸯、麒麟”这些神话传说动物性别的来由。也就自然而然的解答了这个话题。

一、龙、凤、凰

龙和凤一开始并不是一对,它们都是专指雄性的。而凤和凰可以配对。

为什么龙和凤走到了一起呢?

是因为它们“神性的互补”,龙是众兽之君,凤是百鸟之王。两者之间和谐美好的互助关系一旦建立起来,便“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了。

比如,最早关于龙凤配天生一对的文学记载,讲的就是两位男神——孔子和老子的故事:据说当年孔子首次见到老子后就感叹“见到了龙”;而后来老子回拜孔子,就把孔子比作“凤”。

两位先贤互相真诚地吹捧,可见“人中龙凤”这个词是十分尊贵的!

但是,大约从秦汉开始“龙”和“凤”的关系就变了。最初的时候,帝王还会把“凤”作为自已的代言人,帝王的车乘叫“凤舆”;帝王的园林叫“凤苑”;皇后和太子的居所叫“凤掖”。

秦汉后,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高祖被称其母感蛟龙而生,而且生的“隆准而龙颜”;王莽被称要“当仙成龙”等等。

既然君王们都说自已是“真龙天子”称龙比龙,作为对应,帝后妃嫔们就称凤了。

秦始皇让自已的妃子们插风钗、穿凤头鞋。是第一个把凤与女性的装饰联系起来的君王。

这样一来,“凤”便由“阳”转成“阴”了,整体上趋于“雌性化”。

汉代以后文物上的图案,只要龙和凤在一个画面上,大都是龙居上凤居下,而且多是龙比凤大的造型。龙凤之间的阴阳纠葛也就尘埃落定了。只是凤的雄性描述和记载还存在,在民间仍沿用着,一时让凤就陷入了性别错乱的尴尬境地。

怎么办呢?咱们古代文人有“高招”:凤跟龙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雌性”;风跟凰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雄性”。在“龙凤呈祥”里代表雌性;在“凤凰于飞”里代表雄性。

二、鸳、鸯

在鸳鸯里,鸳为雄,鸯为雌。其实按照中国文化的特点,一般都是“先雄后雌”,所以这个很好记。

怎么区分哪个是鸳?哪个是鸯呢?

鸳是色彩斑斓、颜色漂亮的;鸯则是相对羽毛、长相平平的。

在自然界的动物里,一般外表羽色、毛色漂亮的都是公的,丑的是母的(与人类审美是不同的)。

因为雄性漂亮的羽毛和毛色吸引雌性有助于生育。比如孔雀、狮子等等。像鸳鸯这样的,羽毛、长相差距明显还能不离不弃、老呆在一块儿形影不离的还真不多。

它们就好比言情小说里的高富帅花花公子爱上一个普通村姑一样,怪不得古代文人墨客把鸳鸯比为“忠贞不二”的爱情象征呢!

不过,据现代的生物考证显示,事实上,鸳鸯对爱情并不忠贞,鸳鸯在平时不保持固定的夫妻关系,只有在交配时才会表现出形影不离的亲密姿态。而且鸳还是“渣男”,根本不帮忙抚养下一代,配鸯一走就会另找新欢。也许这样说,会打古代文人的脸,但可能是古时不像现代对生物对象的研究这么发达吧!当是情既可原的。

三、麒麟

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跟鸳鸯的雄雌性有类似,麒为公,麟为母。在神话、神图、神雕里,踩球的是公,踩子的是母。摆放习惯是“左公右母”,有古代“男左女右”的文化遗风。

以前,一些公麒麟上面还会雕有小丁丁,不过,现在己经很少见了。

结语

这些都是在文学形态里的演绎说法,至于“龙生九子”,还有现在说的“龙凤胎”等,都是从古代遗传而来的演绎说法,不能当实。就当是“神话传说故事”的多样性去欣赏吧。

解答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谢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