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息下调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绝大多数人依然会把钱存银行。
银行存款更多的功能是储蓄,而非增值
很久之前,人类发现以物换物十分不便,于是发明了商品流通币,经过几千年的发
银行存款利息下调,钱存银行还合适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我们是单向思考问题,因为存款利息下调,那么自然是要思考将钱从银行转移的,但是如果我们再多思考一点就知道,为什么银行要下调存款利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原因会对其他的投资收益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银行利息是资金产生收益率的一种方式,是有竞争产品存在的,那就是社会上其他的投资差评的收益率,如果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而社会上其他投资的收益率不变甚至是上升的,那么资金所有人自然是要思考将钱从银行转移至收益率更高的渠道。
比如上一次下调存款利率是从2014年开始的,2014年11月央行将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是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3%的,此后不断下调,到了2015年10月24日,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也就是说在1年左右的时间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50%的幅度,绝对值下调了1.5个百分点,这个幅度已经非常大了。
而当时外围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如何?
其实当时正好是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大好时机,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是互联网发展形势大好的三年,从业人员无不享受其中的红利,给投资人开出的收益率是相当可观的,10%的年收益率是起步价,15%也才刚刚好,20%也不罕见,这种利率的“水位差”导致相当多的资金从银行“搬家”,纷纷投向了开出高收益率的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
这是违背金融规律的事情,当时是喜不胜人,现在潮水褪去,才知道他们看中的是你的“本金”,而你只是对别人的利息念念不忘,这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最后被定性为互联网高利贷,对社会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对投资人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多少家庭的存款和财富几年间损失殆尽,遭受了巨大的财富损失。对社会总体产生了数千亿甚至是上万亿的损失。
那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导致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时候,外围的投资收益率竟然是逆势上涨的,这不是一个常规的现象,当央行下调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下滑,为了降低社会资金成本,促进社会投资,这个时候也往往是外围的投资收益率也是同步下滑的,所以,你即便是因为银行下调利息要想转移 ,其实会发现外围的投资收益率是同步下滑的,你可以选择的机会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