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没有什么所谓的水货不水货,一个基金经理的成长和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从亏钱到少亏,最后到赚钱的过程。只不过基金经理们手里拿着的是大家的钱,在众多目光注视下
总体来说没有什么所谓的水货不水货,一个基金经理的成长和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从亏钱到少亏,最后到赚钱的过程。只不过基金经理们手里拿着的是大家的钱,在众多目光注视下,他们的盈亏被放大了。
世界上有没有谁是在市场里没赔过钱就成长起来的,肯定没有!现在一大批30左右的基金经理或者是投资人,美其名曰在市场里十年的老股民,十年就够了吗?
或许过去的十年他们在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做的很好,可是一旦开始操作募集的杠杆资金,一旦开始操作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资金体量,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以前跌下去能越跌越买,现在不行了,跌下去杠杆就爆了。
所以好的交易者都是钱赔出来的,甚至很多人赔了一辈子也锻炼不出来,基金经理也不例外。就像道氏理论中对投资者的解释里说的那样,一个公众投资者可以通过不断盈利而变为专业投资者,反过来专业投资者不断赔钱,也会变成公众投资者。
众人都看到基金赔钱,因为他们的业绩每天被摆在众人的目光下,可是如果看看市场里大多数投资者的业绩,其实比例也差不多,毕竟这个市场里赚钱的人依然只有那10%。
总看到有人说,去年基金赔了20%,我就赔了10%,它们的钱还不如给我来做。事实上,体量是完全不同的,基金必须要维持一定的持仓比例,持有一定数量的个股,而个人没有任何限制。赔的少不一定是你的能力,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幸存者偏差。
所以别说什么别人不堪,自己的业绩也就那么回事,甚至还不如别人,有什么资格去嘲笑那些大资金呢?
如果有一天当你也能够拿着大量的资金做出傲人业绩的时候,再去说别人是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