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吴棠,最让人熟悉的还是他跟慈禧太后的一段野史。
《崇陵传信录》里记载,吴棠做清河县令的时候,友人去世,丧船路过他的治下,于是让仆人送去白银三百两,哪知道仆人认错了丧
其实关于吴棠,最让人熟悉的还是他跟慈禧太后的一段野史。
《崇陵传信录》里记载,吴棠做清河县令的时候,友人去世,丧船路过他的治下,于是让仆人送去白银三百两,哪知道仆人认错了丧船,把银子给了也刚好经过这里的惠征丧船。
这个惠征不是别人,正是慈禧太后的生父,当时叶赫家非常落魄,这三百两白银无疑是雪中送炭,吴棠知道了仆人送错了船,也没有追究,而是将错就错,到了丧船上吊唁,这让年幼的慈禧十分感激。
慈禧到了北京,选中秀女入宫,得皇帝恩宠生下皇子,之后经历丧父、夺权,最终成了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但对吴棠的这份恩情一直铭记在心,所以吴棠曾知县,忽然火箭式升迁,做过漕运总督、四川总督等要职,但最厉害的还是他成了有清以来,唯一一个汉族身份的成都将军。
这个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却经不起推敲,因为在惠征去世的时候,慈禧已经在宫中了,而且惠征去世,惠征也没在清河做官,所以说是《崇陵传信录》作者恽毓鼎编出来的,因为他对这种平步青云的权臣向来是看不起的,而和吴棠在早年又有过节,所以才写了这么个段子恶心吴棠。
真实历史上的吴棠,以举人补缺做官,但虽为文官,却精通兵法,在镇压太平军、捻军时,立下战功,才从此脱颖而出,所以,吴棠并非靠着年轻时对慈禧太后的恩情,而是靠着真本事升官的。
再说说吴棠做成都将军的事情,当时他的官职是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
不要小看这个“署”字,和正牌的成都将军还是差了一大截子的,就是“署理”“代办”的意思,就是以四川总督的身份代为行使成都将军的事情,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清朝还是没让吴棠真正的做了只要满人能做的成都将军。
说起成都将军,是清朝最后一个设置的驻防将军,是乾隆在平定金川后设立的,全名叫“镇守成都等处地方将军”,是全国十四将军之一,下辖八旗官兵,旗籍仍在北京,但由兵部调遣常驻地方,这十四个将军分别是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绥远城将军、江宁将军、福州将军、杭州将军、荆州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伊犁将军、成都将军、广州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
除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的将军是将军直辖,不设总督,其他的将军都是与本地总督共同驻防一省,会同奏事,以将军领衔,地位虽看似很高,但是在实权方面,却远远不如总督。
话虽如此,但想要在清朝做将军,有一个硬杠就是非旗人不能担任,所以虽然吴棠是行使过成都将军的职权,但也只是一个\"署\",毕竟成都不是将军直辖区,署不署的也无所谓,因为人家吴棠本人就是掌管全省最高权力四川总督,让他署理成都将军事,实际上就是清廷让其更方便的在四川便宜行事。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