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有哪些法律解释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上的增长。要加快发展企业离不开融资需求,那么融资租赁有哪些法律解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20:04:01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上的增长。要加快发展企业离不开融资需求,那么融资租赁有哪些法律解释?下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融资租赁有哪些法律解释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资租赁通常的做法是出租人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技术设备或其他物资,作为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按合同约定取得租赁物的长期使用权,在承租期间,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租赁期满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置租赁物法。

二、融资租赁合同对租赁物的处理的形式

(一)退租法。商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按租赁合同约定的要求将租赁物退还给出租人,由出租人自行处理出租物,由于租赁物在出租期满内一般均已达到使用期限,出租人收回后难以再租或转让,所以,对租赁物期限届满后的处理,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法。

(二)续租法。商在租赁合同期间届满前的合理时间内,承租人应通知出租人,就租赁物的继续租用进行协商,确定续租期限﹑租金等内容,在融资租赁合同期间届满时签订续租合同法。

(三)留购法。商承租人支付名义货价后获得出租物的所有权,承租人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种方法对出租人﹑承租人均有利,所以,融资租赁合同期间届满后,对租赁物的处理一般多采用这种方法。

相关知识: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的区别

融资租赁和传统租赁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传统租赁以承租人租赁使用物件的时间计算租金,而融资租赁以承租人占用融资成本的时间计算租金。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由于它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当今已成为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种业务方式后,三十多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来,租赁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市场潜力很大。

此外,关于融资租赁的处理形式大家也可以做简单的了解,对于企业的融资有更好的帮助。如果你的情况比较复杂,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