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祈祷][祈祷][祈祷]因为有了网络媒体,很久不买《读者》、《南方周末》了,偶尔在旅途中,看到这几种杂志,也借过来读一读。以前很喜欢这样的读物。时过景迁,现在网络这样发达,特
可以说笔者见证了读者和南方周末的兴与衰。
特别是南方周末,因为工作的关系,当年与南方周末的南方报业集团有过比较多的接触。
一、广州三大报业集团
广州有三大报业集团,一个是最老牌的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二是南方报业集团,三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州的报业曾经引领了全国的纸媒潮流,特别是南方报业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更是开创了国内纸媒的很多先河。
羊城晚报在80年代就已经风靡全国,笔者在8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班级就有订羊晚。
2000年左右,笔者因为工作关系与三大报业集团均有业务联系。那时是纸媒最辉煌的时期。那时三大报业集团最流行的事,是预存话费送一年的报纸,因为中国移动在纸媒投了大量广告。
现如今,笔者已经好几年没有订报纸了。
这些年笔者的纸媒朋友一个个都转型到互联网行业,或者做其他的创业了。
二、互联网时代纸媒的没落是正常的。
互联网的兴起让纸媒越来越没落,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得信息。而纸媒这种物理形态在阅读的便利性这一方面是非常的不好。
这些年传统的纸媒企业纷纷转型互联网,但是都没有太成功。因为传统的纸媒虽然每天都在捕捉最新的信息,但是从企业经营这个角度来说,传统的纸媒没有互联网的基因,因此很难有成功的。
三、纸媒会不会消失?
很多人认为纸媒会完全消失。笔者认为纸媒不会完全消失。
就像几年前电子书的兴起,有人就认为说纸质书会消失一样。但是这些年纸书反倒会更加精致,依然“坚挺”,因为它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手机阅读是碎片化的,要系统性的学习,就需要纸质书或者说纸质书更加完整,更加便利。
传统的报纸虽然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市场,但是基于阅读或者说基于体制内的宣传需要,从传播的这个角度来说它还会有适度的生存空间。
因为大量的新闻是由传统的纸媒企业来提供的,所以纸媒企业未来也会逐步的走向有偿提供阅读的商业模式,就是说线上线下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运作模式。
这条路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