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基金需要注意那些坑?

基金作为大众理财涉及最普遍的产品,许多基民或许知道权益类基金风险较大收益弹性高、固定类基金风险小收益小外,可能不太注意基金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有些细节就可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1:14:46

去年,公募基金的应收超过1.1万亿元,在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表现亮眼。对于那些年初买入基金,全年安心持有的投资人来说,2019是丰收的一年。

然而我们的市场,很多人还是更喜欢自己去炒股,而不是委托资金公司管理自身资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基金市场还不成熟,公募基金投资有很多坑,有很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01 基金经理损公肥私,建老鼠仓

什么是老鼠仓?

基金经理先用私人的账户(包括自己的账户和亲朋好友的账户)买入某一只股票,再利用自己能够管理投资人资金的职务便利,操控基金同样买入这只股票,通过大额交易,人工推高股价,再卖出私人账户的股票,以此牟利。

“老鼠仓”是典型的损害投资人利益的行为,基金经理自己赚到了钱,但是投资人的钱往往被套在高位,出现亏损。

这类现象在我们的市场还不少,08年南方基金的经理王黎敏在自己基金买入某只股票前,都会利用自己父亲的账户提前建仓,等基金买入后,卖出股票套利,赚的体满钵满。

对待“老鼠仓”我们的处罚力度不够高,导致这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那么作为投资人,我们如何自救呢?

对策:我们要避免选择那些多次爆出过“老鼠仓”丑闻的基金公司,此类公司一定在内部治理上存在问题,才会反复出现此类现象。而如果自己已经买入的基金,出现“老鼠仓”现象,一定要果断止损,不能犹豫。

02 基金公司为“打造”明星基金,牺牲别的基金“抬轿子”

明星基金的吸金能力是惊人的,很多投资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基金,就会投资那些盛名在外、去年盈利表现好的“明星基金”,而基金公司的营收主要就来自于基金管理费用,基金规模越大,管理费用越可观。

为了赚钱,个别基金公司就想出了“抬轿子”的损招,先用一只基金提前买入若干股票,再由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后一步买入这些股票,推高股价。如此,提前建仓的前一只基金就像坐轿子,而其他的基金则在“抬轿子”。

基金公司牺牲别的基金的利益,打造“明星基金”,是为了自己的收益。那些买了坐轿子基金的投资人,投资收益不菲,但是更多数的,买了抬轿子基金的投资人,则损失惨重。

2013年,中邮基金公司旗下有两只基金,其中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是冠军基金,全年收益超过80%,而另外一只中邮核心优选则是实打实的“瘟基”,全年收益为-3.3%,最夸张的是,这两只收益迥异的基金,都有一名基金经理打理。

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这个叫厉建超的基金经理,就是用抬轿子的方式,牺牲中邮核心基金的收益,去为中邮战略抬轿子、做嫁衣。

对策:买基金之前,我们要关注基金公司其他基金的持仓,如果几只基金持仓类似,业绩却迥然不同,那么“抬轿子”的风险就很高,我们要避开他们。

03 基金公司与上市企业之间搞利益输送

基金公司本来是投资人的财富管理人,为投资人的资产增值服务,然而现实中,个别基金公司却和上市公司沆瀣一气,哄抬股价,损害投资人利益。

15年,一代基金传奇徐翔被捕,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益输送,2010到2015年间,他先后和13家上市公司合作,操控股价牟利。

徐翔先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等他建仓完成后,公司管理层择机发布利好消息或者引入热点题材,之后徐翔大力拉升股票,公司管理层高位减持。

通过这个策略,上市公司股东高位减持股票获利,并把盈利的一部分汇入徐翔指定账户,双方实现利益输送。

对策:对待利益输送,我们要做到不迷信“明星”基金经理。对待那些交易活跃、喜欢持有题材股、热门股,但是业绩却很普通的基金,我们要格外警惕。

综上所述,2019年,公募基金的总体规模和盈利碎片都创新高,但是这不能掩盖基金市场存在大量坑害投资人的违规行为。我们选择公募基金,要避开这些坑,躲开那些存在老鼠仓、抬轿子等违规行为的基金。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