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子信息行业最发达,产业最强的是哪个地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第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多家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2:54:26

一、2016年行业运行状况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电子信息司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工信部有关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各项部署,强化创新驱动,加强部署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产业新动能,深化与传统领域融合发展,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稳步推进“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重点支持电子级多晶硅、高速光通信器件等核心电子元器件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指导组建了“中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联盟”。全部采用国产超算CPU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分别完成28纳米先进逻辑制造工艺量产。

功率型硅衬底LED器件的量产光效达到140流明/瓦,该项技术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我国已经建成全球第二条8英寸IGBT芯片专用生产线。

优化供给能力,培育产业新增长点。以新型信息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智能信息产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的撬动作用,重点支持武汉存储器、华虹“909”升级改造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77亿元,同比增长14.7%。

与发改委共同研究编制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发改委印发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支持福州市和华为共同推动NB-IOT技术商用,和北京签署部市合作协议支持智能硬件创新平台建设。

指导成立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推动组建“中国绿色计算产业联盟”。

加快推进应用示范,培育新兴业态。组织开展“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与浙江、北京、河北等地签订部省市合作框架协议,浙江和北京分别在杭州G20峰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和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进行了成果展示。

联合卫计委选择杭州、武汉、绵阳、青岛、厦门、广州作为数字健康养老基地示范项目点,会同卫计委、民政部组织编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联合国标委印发了《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组织开发高集成度低功耗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配合发改委实施金融领域IC卡应用示范。

二、2016年行业运行数据

1、规模、营收、利润数据分析

图表: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同比增长情况分析

图表: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数据增长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2016年行业运行下面对的新问题分析

(一)内外部经济环境继续走弱的负面影响

从国外看,2016年,受美国加息、量化宽松货币退出等政策后续影响不确定性影响,欧元区政府债务压力未解除,加之新兴市场经济明显波动和下滑,全球经济景气程度仍然低迷。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显著下滑,全球IT支出将进一步下降,使得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从国外看,9月以来,我国经济环境更加严峻,经济增长出现首次“破七”,CPI、PPI低于预期,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十三五”时期的核心任务。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需要明确未来发展的新动能、新空间,以克服当前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核心基础领域仍然是阻碍产业升级的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基础领域能力较弱,与产业规模不相适应,整体发展呈现应用强、基础弱的“倒三角”形态。我国在IGBT、电感器、传感器等关键产品方面依然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在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发展亟需的高精度传感器等领域也处于较为落后地位,而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关键设备以及自动贴片机、薄膜流延机等核心专用设备则长期依赖进口。在我国构建自主创新的信息产业的过程中,核心基础产业仍然是需要突破的缺口,需要引起持续高度重视。

(三)国家级重要战略的贯彻落实亟待明确部署

2015年,我国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跨界融合、创业创新等热点出台了一系列国家级战略,信息产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引擎作用更加显著。《中国制造2025》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提出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7月1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和地方对国家战略内容和文件核心精神的理解尚不深刻,在利用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融合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方面还缺乏实践,难以有效把握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四)制造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升和人才供给不足的困扰

广东省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广东省企业人工成本平均上升5-10%。由于最低工资标准需按照规定年均增长12%,加上以此为基数的社会保险缴存额大幅提升,导致部分企业缴费总额上升70%,员工缴费同比提升96%,公司负担比例提升60%,构成了企业和员工的双重负担。同时,高层次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产业升级。企业普遍反映,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随着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形势喜人,特别是围绕移动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拉动产值增长,产业对高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对劳动力市场构成一定压力。

(五)地方投资热情高涨背后的让利隐忧

随着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投资效益显现,平板显示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投资的热点。截至2015年三季度,国内有近10条产线处在开工建设过程中。除了安徽、广东、北京、江苏等平板显示先行地区,四川、湖北、福建、内蒙古、河南、重庆、陕西等地区都在平板显示领域投下重资,决心将平板显示产业作为地区发展重点。一方面,由于平板显示龙头企业集中度极高,地方高涨的投资热情体现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不乏过分让利的约定。另一方面,过多项目上马也将稀释行业利润,从而导致投资效益低于预期。

(六)龙头企业需加快增强生态圈话语权

伴随着产业间的融合创新,软件对硬件的影响和改造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决定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这就决定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竞争已经不仅限于制造业范围内,需要重视从基础零件、核心器件、软件、整机组装、网络适配、应用等方面的竞争,其中,龙头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导者。如三星在产业链上的完整性和某些环节的垄断性,如苹果在封闭操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方面的优势等,都是龙头企业在向国际竞争迈进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差距,我国企业继续加快转型,重视设计产业链和生态圈竞争发展路径,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