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属于上市公司,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唱的曲儿,有些上市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有的上市公司却是举步维艰。所以从统计数据上来看,那也是千差万别。最穷的公司账上现金不足10万元
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迈入“逆周期”,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生一定的分化,导致公司账上现金流紧张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大家感到惊讶的事情。
过年之前有数百家上市公司集中“业绩爆雷”,甚至有个别公司亏损的金额高过了公司的市值。。。春节过后,随着年报的逐步披露,我相信大部分公司的业绩也都好不到哪去。
2018年遭遇了贸易战的侵袭,许多企业新增的订单数量锐减,不少公司虽然依托于先前的订单仍旧可以获取收益,但是贸易战的谈判一天不达成有效、全面的共识,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就会继续高高悬挂在头顶。
“血汗工厂”富士康都在裁剪员工数量了,普通的企业也都在想方设法通过考试、KPI考核的方式变相“赶走”员工,以达到缩减开支度过经济寒冬的目的。
不断膨胀的地产业通过高涨的厂房租金、高昂的房价吸干了太多企业、员工的存款。一方面企业拿不到订单,将要面对未来收益锐减的尴尬困局;一方面由于租金、房价的上涨成本在不断攀升,在这样双重压迫的处境之下,实体企业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一些势单力薄的企业账上现金捉襟见肘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保险、银行、石化等颇具“竞争壁垒”味道的行业能够凭借政策的红利优势不断获取客源和利润,这样的行业本身面向的市场就是国内市场,即便是外部贸易情况很糟糕,对于他们影响也十分有限。相比之下,由于国内长期内需不振,中小企业承接的大多数订单都来源于国外,所以很容易经受国际贸易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