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又名苞谷、苞米棒子,原产于美洲,是世界著名的粮食作物,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可谓家喻户晓,玉米有黄色、白色、紫色各种颜色,有脆、硬、黏各种口感,味道有甜,也有不甜,做法也是多种
玉米,又名苞谷、苞米棒子,原产于美洲,是世界著名的粮食作物,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可谓家喻户晓,玉米有黄色、白色、紫色各种颜色,有脆、硬、黏各种口感,味道有甜,也有不甜,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煮玉米、蒸玉米、炒玉米粒、玉米沙拉、磨面熬粥均可,市场上常见的紫玉米和花玉米被很多人认为是转基因的产物,其实不然,玉米种植历史非常久远,紫玉米和花玉米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基因改变,而与转基因技术无关,可以买来放心食用。
与水稻和小麦一样,作为农作物的籽粒,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淀粉,大约占其干重的75%,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大约占其干重的9.5%,略优于小麦和大米,还有B族维生素,主要是烟酸,可作为辅酶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并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预防血栓等作用,煮玉米时加点小苏打更有利于烟酸的溶出和释放。
玉米属于粗粮,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中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使葡萄糖缓慢吸收进入血液,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并可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有助于减轻体重,稳定血糖,但是玉米也并非十全十美,新鲜甜玉米的升糖指数大约为55,比大米饭要低,而玉米面、玉米片、玉米渣等各种玉米制品,升糖指数可达到70以上,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可快速升高血糖,不利于血糖稳定。
玉米的品种对血糖也有影响,一般黏玉米比甜玉米更容易升高血糖,而且玉米的粉碎程度越高,熬制的时间越长,消化吸收的速度就越快,升高血糖的速度就越快,因此,糖尿病朋友应该控制玉米的摄入量,不要选择黏玉米,最好选择大颗粒的玉米渣,熬粥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后,孙药师推荐,糖友可以将糙米、黑米、燕麦、荞麦、红豆、黑豆、绿豆等全谷物作为主食,替代一部分大米和白面,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玉米渣,尤其是深度粉碎的玉米渣,还是少吃为好。
我认为玉米渣和玉米面不一样。玉米渣个人认为升糖并不高,说和面差不多基本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