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的可能性太多。1、羊的种类不同。
其实不是每种羊都适合切成片。凡是切片卖的羊肉,一般都是腥膻味比较重的羊,切片涮着吃,味足,弄成块吃,味太冲。事实上,同样的品种,公羊母羊
1、羊的种类不同。
其实不是每种羊都适合切成片。凡是切片卖的羊肉,一般都是腥膻味比较重的羊,切片涮着吃,味足,弄成块吃,味太冲。事实上,同样的品种,公羊母羊的膻味都不一样,公羊膻味就浓。凡是切块卖的羊肉,原本选择的就是腥膻味小的羊。
有这样的羊吗?有啊。甘肃的盐池滩羊、内蒙的苏尼特羊,都属于膻味很小的,有点腥膻味,主要集中才肥油上,肉的膻味小。但是,膻味太小了,对于喜欢这种味道的人,吃起来就没意思了。
有些地区特意养这种没膻味的羊,除了品种以外,还要在饲料上调整,特意去消除羊的膻味。又比如东乡羊,据说是喂土豆的,再加上盐,那就甭说羊了,人吃人都膻了。
这就跟“一方水土养一方吃货”一样,人为进行干预,让羊的膻味减小,针对的是不同的食客。猪肉也是,吃饲料长大的猪味道就不如农村家养的猪,不是显而易见嘛。
甚至包括宰杀方法不同,肉里的膻味程度都不一样。
也许你恰好就是喜欢肉里带点膻味的人,买到的却都是膻味小的肉。
2、羊肉片可能是调理肉。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最大。
羊肉片属于加工品,加工过程不仅仅是切,还会用乱七八糟的食品添加剂。当然,只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做,就算有食品添加剂,吃起来也是安全的。
比如说,肉片过一遍羊油,然后使用防止脂肪氧化的焦磷酸钠,这就属于很正常的。如果时间久一点,那肯定是使用过焦磷酸钠的羊肉更好吃,一则它被羊油拿过,二则脂肪没氧化。肉块再大,脂肪氧化了,它肯定就不如脂肪没氧化的吃起来香。
此外,还有各种增鲜提味剂。二十多年前市面上就有羊肉精,虽然不知道合不合法,你觉得用那东西的商家少吗?
合法的,比如干贝素,也叫琥珀酸二钠,有这东西确实就提鲜。就好像一碗加了味精的水和清水相比,肯定是加了味精更有味道。再用点木瓜蛋白酶,口感都变更好了。
以上说了,正由于羊肉片属于“加工品”,它就可以搞这些花活。被特意调理过的肉,比没被调理过的肉更好吃,那不是理所当然吗?
因为种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