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有什么忌讳 立春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11:22:46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秦汉以前,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和农耕庆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一、 立春的习俗

(一)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二)祭祀祖先。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三)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四)踏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五)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了。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旧俗立春,天子要在立春日,行布德施惠之令,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而到了后世,一些农村却有打春牛的风俗,是在立春前用泥捏塑成一只泥牛,用鞭子打春牛三下,意为一年农事开始。

二、立春的禁忌

 (一)忌吵架。立春口舌,全年不吉,是非麻烦,诸事不利,因此奉劝朋友们在立春日做好自我调剂,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这是好传统,也是美德。

 (二)忌躺着。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来迎接美好的时刻,有午觉习惯的朋友有必要注意一下,为自己讨个吉祥。

 (三)忌搬迁。这个习惯我的认识是应该遵守的,做易学的朋友也应该注意,不要选择时选在四立八节上,这是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便动荡搬迁,新的一年何来安稳日子,要相信日月运行,五行流转,相信数中之“一”的神秘内涵,顺应天地者,天人和谐,必然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四)忌回门。立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为什么呢?春乃一年之始,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啦,再就是,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所有这些都是没有道理的说法,今天男女都有独立的人格,无需再去拘泥这些繁文缛节了。春回娘家去,娘家婆家一样亲啦。

 (五)忌看病。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就是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身体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身体好才是硬道理,该看还是得看)。

 (六)忌理发。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这是提醒世人为人处事都要遵循自然五行之道!

三、躲春的禁忌 命理学认为,立春这一天,由于磁场和气场的缘故,通常会比较乱,无论是家中还是办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进行躲春,防止争吵和是非,否则一年内你可能都非常不顺利。特别是命理上,某一属相在这一年内有什么病灾的话,那么,立春这一天自己要躲起来,不要见生人,方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再就是如果感觉上年自己运气差,那么也需要躲春。对于属相相冲的最好要谨慎,避免发生争吵或口舌。立春这天建议大家去田地公园,吸收新鲜空气,感受自然,迎来立春,为自己的明年讨个吉利。 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学习,谢谢!

“春打六九头”,再过几天就立春了,立春叫打春,而打春这天,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就是在立春时刻,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几口萝卜,这习俗叫啃春。

 清人专有《咬春诗》:

  暖律潜催腊底春,

  登筵生菜记芳辰:

  灵根属土含冰脆,

  细缕堆盘切玉匀。

  佐酒暗香生匕梜,

  加餐清响动牙唇;

  帝城节物乡园味,

  取次关心白发新。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