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胃口好身体棒。其实真正健康的说法应该是——会吃饭,脾胃才能好、身体才会棒。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呵护脾胃不容懈怠,现在就开始吧。
养胃应该怎样吃?1、应季食养
俗话说,胃口好身体棒。其实真正健康的说法应该是——会吃饭,脾胃才能好、身体才会棒。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呵护脾胃不容懈怠,现在就开始吧。
1、应季食养
春季常用薏米、红枣、山药、茯苓、芡实等煮粥喝,可以起到健脾补气、强身壮体的作用。
夏季脾胃虚弱的人应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秋季脾胃虚弱者要滋阴润肺,早餐宜吃百合莲子粥、杏仁川贝粥、黑芝麻粥、银耳冰糖糯米粥等。
冬季要注意保暖,饮食可多吃高热量食物来御寒补身,但不要过量,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2、饭前喝汤
暖养脾胃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了“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
吃饭中间进点汤水也是有益的,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
但汤泡饭水分太多,不利于咀嚼,常吃易引发胃炎。
一、健脾消食蛋羹
材料:山楂4克,鸡内金6克,山药、麦芽、茯苓各3克,鸡蛋1个。
调料:盐。
做法:
1、将山楂、鸡内金、山药、麦芽、茯苓共研成细末备用。
2、鸡蛋磕入碗中打散;每次取5克细末放入碗中,加鸡蛋液打散调匀,放入蒸锅中蒸熟。
3、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二、玉米芡实山药粥
材料:玉米面粉100克,芡实粉、山药各50克。
调料:冰糖。
做法:
1、山药洗净,上笼蒸熟后,去皮,切成小丁。
2、玉米面粉、芡实粉用沸水搅匀,制成面糊。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以大火烧沸,慢慢倒入混合好的面糊,转小火,继续熬煮10分钟。
4、将山药丁放入锅中,与面糊混合,搅匀,同煮成粥,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自制八珍糕
材料:山药、莲子、白扁豆、茯苓、芡实、薏仁各50克,山楂、麦芽30克,糯米粉、粳米粉200克。
山药、莲子肉、白扁豆滋补脾阴;山楂和麦芽消食化滞,茯苓和薏米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
八种药材并组,构成“有升有降、有阴有阳”的效果,被称为“医中正道”。
调料:白糖
做法:
1、把这些药研成粉末,粉质越细越好。
2、糯米粉、粳米粉、药末混合均匀。
3、加水和成面,可以加一点白糖,揉合成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
4、放在笼屉内蒸,蒸熟了以后切成糕,烘干,以便于存放。
这个八珍糕早在明代就被陈实功医生创制出来了,并记载在《外科正宗》里。他称赞八珍糕道:“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罗大伦也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对八珍糕屡屡称赞。
可见八珍糕的健脾养胃功效,非比寻常。可以每天早晚来一块,当点心吃。下午三四点饿了,也可以来一块,充饥还养胃,比奶茶蛋糕健康多了。
从人体器官看,胃上接食道,下连小肠。但凡食物进入人体,都需要经过胃的初步分解,然后让小肠精细消化。营养物才能充分被人体所吸收。
对于中医而言,胃不仅承担消化重任,中医还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衰。简单而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里的胃气主要指胃的消化功能。
既然胃这么重要,该如何养胃?
众所周知,每当你胃不舒服,你喝碗白粥,暖暖的胃很舒服。其实从粥的特点,就可以看出胃喜欢什么,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粥、稀饭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很稠、很软、很湿润,不干燥。于是可以推出养胃食品的特点“柔润”,也就说胃喜欢多水湿润的,讨厌干瘪的东西。这不难理解,胃里大多是胃酸,对于含水的东西自然分解快,若是突然来了一块干东西,溶解自然很耗精力很费时间。
了解了胃的喜好,就不难理解哪些食物可以养胃。
养胃食品,中医首推山药,其次莲子、大枣都是胃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