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汤里都有什么羊杂 羊杂汤里放葱姜吗

“大锅煮白汤,汤飘羊杂香,几点葱香绿,食客暖心肠。”一首无名的打油诗,不仅写出了人们品尝羊杂汤后的暖心感受,同时也道出了羊杂汤令人倾心神往的精髓。羊杂汤的精髓就在于香醇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8:13:42

“大锅煮白汤,汤飘羊杂香,几点葱香绿,食客暖心肠。”一首无名的打油诗,不仅写出了人们品尝羊杂汤后的暖心感受,同时也道出了羊杂汤令人倾心神往的精髓羊杂汤的精髓就在于香醇的羊杂料辅以浓润乳白的高汤,其历史悠久,发源无准确的考证,经过数代人的发展和改良,如今已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最青睐的美食之一。


今日解读 羊杂汤中的羊杂指的是羊身上的哪些部位的肉?怎么烹制的?

羊杂汤,又被人们称为羊汤、羊下水汤、羊杂碎汤等,顾名思义,就是以羊杂为主料,用鲜羊骨熬制高汤后精心制作的一道汤品美食。

羊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羊下水、羊下货,而羊杂汤中的羊杂是广义的代表词,其不单单特定的指羊下货的全部,而是对羊杂汤内主料的一个总称。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羊头、羊蹄、羊血、羊的五脏六腑都划为羊下货,但不是所有的部位都适合加入到羊杂汤中,所以羊杂汤中的羊杂也就是经过选择后的部分羊下货。

羊杂汤中的羊杂通常是指羊头蹄肉、羊心、羊肺、羊肠、羊肚、羊血、羊肝、羊拆骨肉等,其中又有“三红三白”之说,三红即:羊心、羊肺、羊肝;三白即:羊肚、羊肠、羊头蹄肉。生活中,因地区的差异、民族的饮食习惯等,羊杂汤的选料也略有不同,会有部分增减,所以没有绝对的标准。例如:宁夏清真的羊杂汤中是不添加羊血的、东北的全羊汤则选料更为丰富。

羊杂汤属于温补美食,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寒冷的冬天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暖人心肠;炎热的夏天,一碗香气四溢的羊杂汤让人大汗淋漓,倍感过瘾。那么羊杂汤如何制作呢?下面我们就聊聊羊杂汤的制作方法细节要点

羊杂汤通常是将选用的羊下货经过清理后用清水煮至软烂捞出,待羊下货冷却后改刀为小块状或细条形,然后将切好的羊杂料用鲜羊骨熬制的高汤热透,带汤带料盛入碗中,撒上葱花、香菜即可。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味,既方便快捷,又照顾了每个人不同的口味。


羊杂汤制作的细节要点

虽然羊杂汤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其中羊杂料的准备和高汤的熬制才是其最核心的内容所在,真可谓“上桌1分钟,准备半天功”。

  • 1 羊下货的清洗 清洗羊下货绝对是个磨人心智的细活。羊下货煮制之前,清洗是首要任务,咱们依依来说道说道。羊心,只需要顺着心尖切开一个口子清洗干净内外残留血液即可;羊肝,清洗干净分割2~3相对均匀的块状后浸泡去除血水;羊肠,需要用白醋或盐反复揉搓冲洗去掉表面的粘液;羊肺,将气管接在水龙头上,灌入大量清水,并在两个肺叶部各划一个口子,反复冲洗排出污秽残留;羊肚,用开水加醋微烫后刀刮褪去表面绒毛,注意烫的火候,烫的轻或重,都难以刮掉,可以边烫边用刀试探。羊头、羊蹄,首先要用喷灯处理表面的绒毛、羊角、蹄壳,然后再反复刷洗干净。
  • 2 羊下货的煮制 清洗干净后的羊下货因各部位的成熟时间不同,所以不能一锅而煮。通常可以把羊心羊肺羊肠羊肚一起煮制,煮制之前最好焯水处理,再冲洗干净,水开后下锅,待水再次烧开后,撇去浮沫,小火焖煮1.5小时左右即可。而羊头羊蹄,异味略重,所以不与其他下货同煮,最好采用高压锅压制一般30分钟左右,至软烂即可。羊肝,通常都单独煮制,煮羊肝要用小火慢煮既要保证其内部成熟,又要保证其口感不宜过老,否则吃起来既硬又渣。
  • 3 羊下货的改刀 煮制成熟的羊下货冷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改成1cm左右大小的块状;或者方便筷子粗细的条状,长度2~3cm均可,最后将切好的羊下货搅拌均匀,羊杂料就准备好了。
  • 4 羊骨高汤的熬制 在羊杂汤中,醇香的羊杂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主角,但红花还需绿叶配,辅以上好的羊骨高汤衬托,才可谓一道美味的羊杂汤。制作羊骨高汤,首先要选用新鲜的羊骨最好是各部位的羊骨都有,例如:棒骨、肋骨、灯笼骨、脊骨、头骨等。其中部分羊骨可略带些羊肉,既能增加高汤香醇的味道,又能熟制后拆下加入羊杂料中补充羊肉的不足其次,选好的羊骨应充分浸泡去除血液残留,焯水冲洗后再下入汤锅中熬制,同时可以加入少许羊油来提升羊骨高汤的味道。最后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熬制羊骨高汤,如需清汤则汤开后小火熬制,如需浓汤则旺火熬制。熬制羊骨高汤时,切勿中途加凉水,最好一次加足水量,如果中途需要加水,最好加开水。高汤的浓润程度取决水和骨头的用量比例,骨头越多汤则越浓润。

实践拓展

羊杂汤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男女老少皆宜,是不错的家庭饮食选择。

-->【羊杂汤】 特点:羊杂软烂,汤色乳白,香气四溢。

【一】食材准备

  • 主料:羊下货一套(羊心、羊肺、羊肠、羊肚、羊肝、羊头、羊蹄)
  • 辅料:鲜羊骨3斤(棒骨、肋骨、灯笼骨合称)、羊板油1小块。
  • 佐料:香葱花、香菜末、辣椒油、胡椒粉、盐、白醋、味素等。

【二】食材处理

  • 1 将羊下货分别清洗干净,前面已经有过详细讲解,不再赘述。
  • 2 清洗好的羊下货焯水处理,清洗干净,羊心、羊肺、羊肠、羊肚下入同一锅中,水开后撇去浮沫,小火焖煮制软烂捞出,用热水冲去表面浮油,晾凉待用。
  • 3 羊肝单独用小火慢煮至内部成熟,可以用筷子插入,没有血沫流出即可。
  • 4 羊头、羊蹄处理干净后,放入高压锅水开后压30分钟,排气后捞出,趁热拆下羊脸肉、羊蹄肉,冷却待用。
  • 5 将鲜羊骨充分浸泡后焯水,加入汤桶中,一次性加够水量,大火熬制汤色乳白,并加入一块羊板油。

【三】开始制作

  • 1 将冷却后的羊下货切成方便筷子粗细的条状,全部切好后搅拌均匀。
  • 2 取熬制乳白的羊骨高汤,加入切好的羊杂料烧开热透。
  • 3 盛入碗中,撒上香葱花、香菜末。
  • 4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味素、胡椒粉、辣椒油、白醋等,羊杂汤就做好了。

【羊杂汤】制作实用小技巧

  • 1 羊下货要选择新鲜的,虽然处理比较不方便,但味道更加香醇。
  • 2 煮制羊下货时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合理控制火候,不要一锅同煮,合理分煮。
  • 3 煮制下货时如果没有充分经验判断是否软烂,可以用筷子插入或者掐入的方法,例如:羊头、羊蹄用筷子可以轻而易举插入就可以了;羊肝用筷子插入拔出后,其小洞内没有血色即可;羊肠、羊肚用大拇指和食指可以轻轻掐入即可,同时一锅煮的羊心、羊肺不用再试。
  • 4 煮熟后刚捞出的羊下货用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油脂再晾凉,更方便改刀时的操作。
  • 5 如果熬制高汤的羊骨无肉,可以加入一块羊肉同煮,待羊肉煮熟捞出切入羊杂料中,口味更佳。
  • 6 熬制羊骨高汤时过于清淡可以加入适量羊油,既能提升高汤的味道,同时对汤色的乳白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 7 羊骨高汤最好一次加足水量,中途必要加水最好加开水,旺火熬制汤色会更快乳白。
  • 8 居家制作,可以采购成品的羊杂料,建议焯水后再次煮制,使其更加软烂。
  • 9 居家熬制羊骨高汤建议采用羊脊骨和羊棒骨,虽然价格略贵,但其含有丰富的骨髓,营养价值更高。

最后总结

羊杂汤通常是采用羊头蹄肉、羊心、羊肺、羊肠、羊肚、羊血、羊肝、羊拆骨肉等为主料,再配以羊骨熬制的乳白高汤而成。俗话说“要健康喝羊杂汤,想长寿吃牛羊肉。”,可见人们对羊杂汤的认可与青睐,羊杂汤属于温补美食,其营养丰富,是不错的进补佳品。

好啦,以上就是我对“羊杂汤中的羊杂指的是哪些肉及羊杂汤的制作方法”的回答与建议,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今天就聊到这里,咱们改日再见!

我是穆小厨,喜欢作品记得给个鼓励的【赞】,【关注我】,一起来聊聊美食的那些事儿,不足之处请您【留言】指教,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欢迎转发,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文/【穆小厨】原创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凡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比较爱吃羊肉所以呢,我比较了解这个问题。

羊杂即羊下水,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小吃,做法有很多种,可汤可菜。

准备所需食材:羊棒骨、羊心、羊肺、羊肝、羊肚、羊肠、葱丝、姜末、姜片、蒜、花椒、香菜;调味料:盐、醋、料酒、胡椒粉、味精。

食材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制作了,首先将羊杂用淀粉加粗盐抓细,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把羊杂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再加入花椒、葱丝、姜片、蒜瓣、盐,煮至九成熟后捞出沥水;待羊杂摊凉后,切成小块备用;接下来锅置火上放入羊棒骨小火熬高汤,高汤熬好后,用勺子乘出所用的高汤放入砂锅中(因为我习惯用砂锅哈)投入姜末、蒜末、料酒、盐和羊杂;水烧开后转小火,撇去浮沫,加醋和味精调味,熟后再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末伴匀即可。重口味的我,总是觉得再往上面放点辣子简直不能跟完美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