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荣誉院士是不是院士

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却多次落选院士评选。这事说不正常其实也正常,说正常其实也有该反思的地方。
院士评选和诺贝尔奖的评选不会是一套标准,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得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07:42:08

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却多次落选院士评选。这事说不正常其实也正常,说正常其实也有该反思的地方。

院士评选和诺贝尔奖的评选不会是一套标准,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得诺贝尔奖时并非院士的人物可以举出很多,比如丁肇中,他1974年发现J粒子,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在所有的诺贝尔奖中是比较“另类”的。

她的人际关系较差,有很多媒体认为屠呦呦能够获奖与现任北大理学部主任的饶毅的推介有很大关系,饶毅对屠呦呦的工作进行过科普宣传,也曾在他的科技史文章中表达过对屠呦呦一些做法的不解。屠呦呦多次参选院士,有消息透露每次都会有人告状,这才是她落选院士的关键。国内院士评选中有道德问题可以一票否决,而诺贝儿奖评选是没有道德这一项目要求的。

另外,屠呦呦获奖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青蒿素的发现固然很有价值,但是用了非常低效率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放在现在看可以说几乎毫无价值。有人说现在院士的评选过程非常注重发了多少篇论文,在哪里发了论文,屠呦呦、袁隆平就是吃了论文的亏。屠呦呦、袁隆平的成就出在几十年前,那时国内的科技非常落后,和国际有没有太多有效的接轨。而现在,发表论文尤其是在顶级期刊上发论文是将自己的研究推介给同行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院士评选对论文有所看重,这是应该的。

在屠呦呦的身上,我们就吃过不懂得规范对待研究成果的亏。中国最早发现了青蒿素治疗疟疾,专利却落到了外国人的手中。这样的问题比屠呦呦为何不是院士更有价值。

原创作品,禁止侵权,侵权必究。

屠呦呦与袁隆平虽然不是科学院院士。但在民心中愿是科学院士。评上的没有评上的,用历史和事实检验就可以了,没有成就,评上也了,人们心中也不一定接受,干出了成就,没有评上,人民也照样尊敬他们。有黙默无闻一直探索科学的,有拿到名誉的,可能名额有限吧?有时享受名誉待遇的确还是与运气有关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