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与青蒿素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穿上白大褂,裙主来正经作答】
当然不是,青蒿素是现代科学的产物,青蒿素治疗疟疾,并不是中医理论的功劳,但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确实是受到中药典籍的启发。
1969年,屠呦呦开始收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3:07:54

【穿上白大褂,裙主来正经作答】

当然不是,青蒿素是现代科学的产物,青蒿素治疗疟疾,并不是中医理论的功劳,但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确实是受到中药典籍的启发。

1969年,屠呦呦开始收集历代文献资料和药方,然后挑选其中的中药来研究。其实挑选的中药里包括中药的“青蒿”,也就是植物学里的黄花蒿,但最开始都没有理想的结果。这里的研究也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是现代的科研方法。

开始是用酒精来提取重要青蒿的有效成分,而后受到《肘后备急方》里“青蒿一握、绞汁服”的启发,怀疑之前提取失败是受到了温度的影响,所以他们将青蒿用低沸点的乙醚来提取,然后提取到的中性部分,用来做动物实验,结果鼠和猴都被治愈了!

而后就进入了临床验证阶段,提取物的治疗有效率达100%,临床验证取得了良好的验证结果后,科学家们,就开始找提取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而在中药中找到有效部位不一定能找到有效单体,所以后续的工作也非常关键。

他们之后用相关的试验方法来提取。开始用色谱柱分离前处理、提取、洗脱,但未能分离到单体。而后用硅胶柱分离、洗脱出来针状结晶“针晶Ⅱ”。而后的鼠疟试验证明:针状晶体针晶Ⅱ是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之后“针晶Ⅱ”改名为青蒿素。接下来继续完成临床试验和验证。

整个过程都是现在科学的范畴,中医理论没有任何参与。

老是弄这些挑衅的话题。

这问题相当于卫星是牛顿力学的功劳吗?中间差了十万八千里。

另外医疗领域,并不是很多高中生水平意淫的理论指导治疗,反而大部分是根据实验结果反向总结理论。说的难听点理论很多时候根本指导不了,而是对现象的总结。

放在中医上面也是,有时候中医理论可以指导用药,根据病情开方子。也有时候药物是根据经验来的,跟阴阳五行并无直接关系。比如葱根煮水饮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是中医发现的现象但不能死套中医理论。

青蒿素也是,古时候某个中医可能发现某人疟疾吃青蒿好了就把这个现象记录下来。

我们需要做的是定量分析,对比实验,有了确切数据后才能得到现代医疗体系的认可,当然也就被西医收纳跟中医理论基本无关了。

靠某个有效成分治病在中医里面只是非常小非常小的比例,大部分的复方以现在的技术还是研究不出为什么会有效。比如四逆汤日本研究好多年了,发现少了红枣药效就下降,只能总结结果,也没能力分析原因。

更不要提中医还有辨证论治,天天吵着废医验药的可以洗洗睡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