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鲩,是广东省中山市的水特产,东升镇更是评为“中国脆肉鲩之乡”,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了珠三角一带有名的水特产。
脆肉鲩本就是属于草鱼,只是经过特定的水质
脆肉鲩,是广东省中山市的水特产,东升镇更是评为“中国脆肉鲩之乡”,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了珠三角一带有名的水特产。
脆肉鲩本就是属于草鱼,只是经过特定的水质、气温以及人工喂养等方式让草鱼的肉质变得比较爽脆,被称为“脆肉鲩”。有人开玩笑说:“脆肉鲩吃的是东北蚕豆,喝的是矿泉水,生活好的犹如富家千金”,实际一点没错,它就是需要这么高的投资成本才能养出这样肉质爽脆的鱼来。
中山脆肉鲩如此出名,形成当地的特色水产品,我认为是同当地的水质、温度以及当地长期积累下来的养殖经验分不开的。
首先,中山市位于珠江入海口,是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处 脆肉鲩早前就是在长江水库里面进行养殖的,特有的水质条件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其次,中山的常年气温平均在25℃,差不多超过有200天;因此这样的气温以及水质是形成草鱼肉质能够脆化的两个主要原因。
脆肉鲩是如何养殖出来的呢?
一般都是第一年时间就是养殖,大概可以长到半斤重;再养殖一年,基本可以达到5到7斤重;第三年,在上市的前120天开始喂养东北蚕豆,蚕豆不需要粉碎,只需要泡上一晚上,泡软之后投放到鱼塘即可,从而可以增加鱼身体内的蛋白质(脆肉鲩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鲩鱼高出12%),从而起到肉质脆化的作用;能够脆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25℃的水。最后在快要上市时,减少饲料的投放,增加鱼的运动,进一步使肉质脆化。
所以,其它地方想要培养出脆肉鲩来,没有这样的温度和水质,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至于脆肉鲩好不好吃?各说纷纭,有的说吃起来特别脆爽、很有嚼劲,有的说像是在吃橡胶,你怎么认为呢?
以上就是我对脆肉鲩的一点见解,如有不同的建议,欢迎留言。我是客家小析,期待您的关注。
一般人不喜欢煮不烂的鱼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