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头茬韭菜碧绿鲜嫩,品质好,韭味浓,但受早春气温忽高忽低的影响,地下积温不足的限制及晚霜的寒害等,韭菜生长较缓慢,相对于正常生长期收获时间(25~30天)来说,一般要迟割10天左右,
春季头茬韭菜碧绿鲜嫩,品质好,韭味浓,但受早春气温忽高忽低的影响,地下积温不足的限制及晚霜的寒害等,韭菜生长较缓慢,相对于正常生长期收获时间(25~30天)来说,一般要迟割10天左右,太早产量低,还不利于养根。
如何使韭菜尽快分叉?
前提基础:除在品种上选择叶片数目多、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外,要使韭菜分菜多(包括分叉、分蘖)分叉快,就要给韭菜养好根,只有养好韭菜根,韭菜才会长势旺,分叉快分菜多产量高,寿命长。养根包括:除施底肥外要刀刀追肥浇水,补充肥水促进生长。控制收割次数,防止早衰延长寿命。春季剔根加土培“跳根”,促进韭菜分叉和生长。
具体在生产上:
①,在春季韭菜萌发前,用铁锨将根部土壤弄出,分除细弱分蘖,翻晒后再回填,在疏松土壤的同时,还可消灭韭蛆,同时还可利用行间土加厚土层,处理好跳出的处露根,促进生长和分叉分蘖分菜多。
②,收割每年控制在4~6次为宜,每茬收割后要追肥浇水,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补充养分促进下一茬生长,浇水最好在收割后3~4天伤口愈合后进行,留茬高度3~4厘米为宜,都利于护根养根。
③,夏季受高温多雨影响,韭菜生长缓慢,叶片粗纤维增多,品质差,就要停止收割,但由于抽薹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除及时采收嫩薹外,还要及时追肥锄草,排涝防病虫,培肥根养好根,为秋季生产打好基础。
④,秋季气温温和,适合韭菜生长特性,韭菜生长迅速,同时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加,也是韭菜积累养分的重要时期,因此要保证肥水的供给,适时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追肥上,为了防止韭菜恋青,不利于养分回根和安全越冬,以适控氮肥、增施磷钾为主,为了让茎叶养分早日回根,为明年生产积累更多营养,提高抗寒越冬能力,秋季收割最多2次为宜,过多会降低抗寒能力,还会影响来年的产量,最后就是浇好越冬水,撒一层灰粪土及其它粪肥或其它杂草覆盖物,保根护根,为安全越冬、来年再生产打好基础。
总结:韭菜只有养好根,植株才能长势旺,分叉快、分蘖多,分菜多产量高,生产寿命也长。
头茬韭菜4-5叶(韭菜芽出土40天左右),株高30厘米左右收割最好。 过早收割,韭菜虽鲜嫩品质好,但鳞茎和根系内储存的“能量”还不足,对下一茬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下茬韭菜表现为假茎细,叶片狭窄,产量和品质都下降,效益降低。 韭菜过晚收割,产量虽高,但纤维组织老化,品质下降,价格和效益也随着降低。 在韭菜收割前1-2天内浇一次透水,再收割韭菜,韭菜色泽鲜艳,产量也提高很多。 割韭菜留茬高度在鳞茎上部1厘米左右处为宜。留茬过高或过低对下茬的韭菜品质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