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的邀请!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
可是看到有些坑老年人饮食方法:比如多喝粥、多吃红枣坚果等高热量食品等等。 我还是有必要奉献点自己的知识。
做为一个临床
谢谢悟空的邀请!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
可是看到有些坑老年人饮食方法:比如多喝粥、多吃红枣坚果等高热量食品等等。 我还是有必要奉献点自己的知识。
做为一个临床内分泌医生,最多关注的就是中老年人的饮食及注意事项。
春季老年人饮食需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长期喝粥
很多养生食谱推荐老年人要长期喝粥。许多老年患有牙病,咀嚼功能不好,长期吃药粥还可以对疾病的辅助治疗 。所以许多老年人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其实大错特错。 因为吃粥时不咀嚼,会减少唾液分泌。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以慢慢咀嚼来延长生命。充分咀嚼可抗癌 、赶跑龋齿,咀嚼次数越多,头脑越聪明。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体弱多病。
误区二:多食坚果
春季来了,某养生专家又提倡老年朋友多吃坚果了,多吃核桃、红枣等等。的确坚果的营养价值是很高,但因其油脂含量过高,过多食用对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患者有害。此外,很多坚果在炮制过程中,会使用香料,它们当中有些成分会兴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病人不利。还有,食盐的使用,也会增加钠潴留的机会,使人体血管张力增加,加重心、肾负担,使血压升高。因此老年人食用坚果须限量。
误区二:不吃牛奶和鸡蛋
牛奶可导致的腹泻,很多老年朋友牛奶有排斥,但是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之一,老年朋友缺钙是最常见的现象,建议改喝酸奶或舒化奶。鸡蛋是最佳营养全面的食品,蛋清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它消化吸收率在奶类、肉类、谷类中是最高的。 鸡蛋中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在谷类和豆类里含量却非常少,当缺乏这种氨基酸时,会出现食欲减退、生长减慢,引起肾脏肿大和肝脏铁聚集现象,最后导致肝坏死或纤维化。鸡蛋的蛋黄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 含有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钾、钠、镁、铁、钙、磷。 此外蛋黄含有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经常吃鸡蛋的人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研究证实,每天一个鸡蛋会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每日一个鸡蛋无需担心胆固醇。每日一个鸡蛋好处多多。
误区三:吃的菜煮太烂
生不少老人喜欢将蔬菜放水里长时间煮,做成菠菜汤。其实这就将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维生素都破坏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所以建议老年朋友最好别用“烂菜汤”式做法。应该应用“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品种多样,多吃凉拌,颜色选深。”是老年人做菜的妙法。
误区四:补钙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然。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每天需要摄入800~1200mg的钙,过多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结石、血管钙化、高钙血症,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五:吃冷菜、剩饭剩菜
菜肴中的各种营养素都会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损失,时间越长,损失越多。剩饭菜产生亚硝胺几率也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亚硝胺有致癌性。长时间存放的饭菜,还是要防止蛋白质发生变质,碳水化合物发生霉变。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引发胃肠疾病。老年人肠胃功能比较脆弱,尽量不吃剩饭菜。
误区六:拒绝食肉
蛋白质是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所必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进入负氮平衡,迫切需要优质蛋白来来弥补由分解代谢丢失去蛋白质。瘦肉、海鲜都是优质蛋白,建议体健的老朋友,每日1-2两瘦肉,每周一次不超过200克的海鲜 身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样也不会引起血脂和尿酸升高。
误区七:饮食极端 有些老年朋友,只顾口味和喜好,主食几乎全都是细粮,而有的朋友喜好各种养生咨询,主食全是粗粮杂粮薯类。这两种极端都对身体都没有好处,粗粮吃多了易导致肠胃不适,严重时发生肠梗阻。建议粗细搭配,粗粮比细粮为1:1,另外老年朋友消化功能弱,即使粗粮也应该尽量细做。
一年之计在于春,祝各位老年朋友身体健康。
关于更多健康知识可关注我。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理解为老年人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什么,在春季都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其实无论什么季节,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是最重要的,在饮食上,尽量选择当季的果蔬,如菠菜、藕片、豆芽、白菜、油菜、萝卜等等。肉类一年四季都有,老年人食用以羊肉、牛肉、鸡肉等比较温补的肉类为主。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难熬的就是寒冬,在初春时节,最需要的是防寒。在饮食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少吃生冷、性寒食物,如柚子、梨等等。水果上可以选择补充维生素C的柑橘、橙子、草莓等适合老年人食用的性温的水果。
另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处于逐渐退化的阶段,在饮食上应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方案提倡少食多餐。例如选择软一些,方便咀嚼和下咽的食物。食用肉类时可以选择煲汤,既能将肉类煮的很烂,方便食用,又可以喝些滋补的汤水。
另外老年人如果患有疾病的,则需要根据疾病来确定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