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五十岁而知天命,而现如今50岁也被认为是生命的转折期。过了50岁,人的身体机能开始快速下降,各种慢性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年轻时不养生,老了养医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而50岁
古人云,五十岁而知天命,而现如今50岁也被认为是生命的转折期。过了50岁,人的身体机能开始快速下降,各种慢性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年轻时不养生,老了养医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而50岁已经不年轻了,这时候再不养生,真的就晚了。
据世卫组织的报告,中国男性预期平均寿命为75岁,而女性为77-79岁。一直以来,男性的平均寿命都比女性要低,这除了与天生的生理特点不同有关外,很大程度上与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生活习惯有关。
比如说,男人更常有的坏习惯,抽烟喝酒、打牌打游戏、熬夜等,还有我们说油腻的中年人,都是男人而不是女人,男人对自己身材的管理也不如女人。有人觉得这都是因为男人要养家,生活压力大,但其实现如今女人面临的压力并不比男人少多少,而且女人不仅要管孩子,也得工作。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男人对生活细节不够重视,对身体健康不够重视。提醒各位中年男士,50岁过后,务必行动起来。
1、先把不好的习惯戒掉:养生的基础是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很多年轻时候的坏习惯,就不能再有了。中年男人最该戒掉的就是吸烟喝酒的习惯,也是最难戒掉的,为了个人的健康,一定要下定决心,趁早戒烟戒酒。另外还有熬夜、久坐不动、爱喝饮料不爱喝水、经常在外吃饭等等,这些坏习惯都得改。
2、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男人相比于女人,好胜心更强,脾气更大,不会控制自己,还不会发泄,有句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其实很多男人都是假装坚强,而50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压力也还很大,此时若再强装坚强,有压力不释放,长期有焦虑、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肯定对健康不利。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心态也是养生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适时地释放压力,多与亲人朋友交流,通过运动、音乐、娱乐等放松自己,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3、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饮食和运动,一直都是健康生活的基础,而且对很多慢性病的防治,都有重要的作用。50岁之后更得管住嘴,迈开腿,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饮食方面,要控制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少在外就餐,少吃外卖,清淡饮食,远离油炸食物、甜品、腌制食物、加工肉食、烧烤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点精加工食物,多点粗粮,少点红肉多点白肉,吃饭七八分饱,均衡营养,保证一日三餐,规律饮食等。运动方面,要求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每周至少3次,坚持到底,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走路、骑自行车、游泳等,具体要根据个人兴趣选择。
4、保持健康的体重:体重管理也是养生的关键,肥胖是百病之源,而中年男人很容易发胖,现如今肥胖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尽早干预,保持健康的体重,也是保持健康的重中之重。要求肥胖或超重者,尽快通过健康的方式把体重降到正常水平,主要还是管住嘴,迈开腿,但要注意不要采取过于极端的方式。
男人到50岁以后,想要养生。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不同的养生调节,即顺时养生,同时也要进行导引养生、食药养生。养生的主要目的是延年益寿、保持健康。
1、顺时养生
中医认为,实际变化会对机体产生很多的影响,机体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来指导生活与工作。
春季当夜卧早起,起床后在庭院内踱步缓行,沐浴阳光,养生发之气,注意调摄情志,切勿暴怒,更忌忧郁。夏季需要保养阳气,不要贪凉冷饮,伤害脾胃的阳气。秋季要防燥护阴,清肃肺气,滋养津液。冬季则早卧晚起,不要剧烈运动,注意固护精气,养封藏之气。
白天阳气旺盛时,应当适量运动,振奋阳气,夜间阳气秘藏,就应该顺时休息,养精蓄锐,避免耗伤正气。
2、导引养生
这是中国传统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舒展筋脉、促进气血流通,使精气充沛。传统的导引有五离戏、八段锦、太极剑、形意拳等。
3、食药养生
药食同源,既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养分,又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强壮身体。饮食节制,不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对健康不利。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作妄劳,故能形与神俱。”以此来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