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关于夫妻是否能够同甘共苦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只要夫妻共同深爱着对方,就能够做到同甘共苦。夫妻要保持彼此相爱,让爱情永远保鲜,就一定要手持金钥匙:夫妻彼此沟通
谢谢邀请。
关于夫妻是否能够同甘共苦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只要夫妻共同深爱着对方,就能够做到同甘共苦。夫妻要保持彼此相爱,让爱情永远保鲜,就一定要手持金钥匙:夫妻彼此沟通、尊重、理解、信任、赏识、隐忍、包容、关爱,缺一不可。夫妻只要深深相爱,无论生活平淡一点,还是拮据一点,或是润实一点,都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将婚姻进行到底!
夫妻能够共苦却不能同甘的情况,在现实的婚姻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夫妻能共苦,是因为苦日子的时候两个人在一条船上,只有齐心协力划桨向一个方向行驶,尤其是逆水行舟不进退,迎风破浪才能驶向幸福的彼岸。如果一旦家庭生活富裕了,没有定力的夫妻总会有一方温饱思淫欲,背叛出轨,沉迷于牌场舞场,浸泡在酒吧网吧,最终导致夫妻感情渐行渐远。
夫妻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事情屡见不鲜。俗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不少人在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时,不是抛夫弃子就是抛妻弃子。有的丈夫打工在建筑工地上摔伤致残,有的妻子患上不治之症,有的遇到天灾人祸家庭一穷二白等等时候,一方便"远走高飞”。如果夫妻生活无忧,双方便能相安无事。【图片来自网络】
同甘共苦,同甘共苦,但事实上生活中却总是共苦容易,同甘反而难。
从心理学上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本性使然。人际互动之间,既有其与人为善、人文关怀的一面,更有其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一面,实乃人的本性。苦难时刻,只有团结协作,才能突出重围,人们容易互相关照和体谅。一旦苦难过去,人们就觉得不再需要别人的帮助,认为保全自己,独善其身更重要。这时候自私自利的本性就得到发展。
二是理性和感性此消彼长。在理智上,人们知道应该互相体谅,彼此尊重。但在感性上,谁都希望过得更快乐一些。这种快乐往往不可避免地触及他人的利益,甚至以他人的不幸和不快为代价。在困难面前,人们往往依靠理性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不高,差不多就行。一旦否极泰来,幸福驾临,人们便感性冲动,欲望也从心底冒出,日渐膨胀。
三是主客观条件有变化。穷困潦倒之际,人情最难得,朋友很珍贵。一旦运气来了,人们的身份变了,需求也和以前不在一个层次了。如果还用以前的思维理解新的格局,不免发出“共苦容易,同甘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