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天津人,但是在天津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高校对于本硕博都在一个学校的人的笑称~)的人,对此有话说~
小弟本生在南国湖南省,吃惯了湘菜,不管是口里说的还是口里嚼的都
作为一个非天津人,但是在天津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高校对于本硕博都在一个学校的人的笑称~)的人,对此有话说~
小弟本生在南国湖南省,吃惯了湘菜,不管是口里说的还是口里嚼的都是辣的,总的而言,是个吃货~到天津之后,第一是感叹这的东西实在口味是太淡了。。。吃个面恨不得把辣椒全倒进去,就是一点辣味没有(有辣味的那绝对是辣味精,能辣得你半个小时喝再多水都没用)。第二就是想吃这天津三绝——包子、麻花、炸糕。
受到天津著名的出租车科普班的教育,我逐步了解到了天津狗不理是“天津人不吃那玩意,吃点嘛不好的”,跟“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一分钱没有的”,但具体知道这个历史来源,还是在到了狗不理本店之后看墙上的话知道的~
天津狗不理包子属于“水馅包子”,跟南方的“灌汤包”有点接近,但绝不是属于灌汤包!(外地那挂的大牌子“天津灌汤包”多半都是外地人装的~亏我还吃了十几年),讲究皮薄馅稀、色白褶匀、油大不腻、滋味鲜美四个特点,郭冬临2000年春晚和冯巩合说的相声里唱到的“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就是指狗不理包子。
话说以前有个孩子,卖包子卖的特别好,他乳名还是诨名叫做“狗子”,卖包子生意好,别人叫他他也没空搭理,隔壁的同行不等他卖完开不了张,也不知道是不是恨得慌,同行和顾客就调笑道:“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就变成“狗不理”包子了~跟狗理不理没关系,狗多无辜~
天津以前有两种卖包子的,一种就是狗子这种街边开摊卖的,吆喝叫“包财”,一般是天津卖早点的这么吆喝,当然天津人吃早点可不就煎饼、炸糕、包子嘛~
还有一种是走街串巷卖包子的,以老头为主,挎一个篮子,带着几斤包子等到打更的时候出来卖夜宵。以前清朝的权贵世家纨绔子弟,出去逛戏园子,泡澡泡一天,要么就泡茶园子(当然也有逛那种地方的~),回来已经是很晚了,肚子饿就买几个包子垫垫。这种卖包子的北京内城没有(北京晚上要落栅栏),吆喝起来是“肉~~~~包”,肉字拉的很长,包字很短促,听起来特别好玩。
天津狗不理为啥天津人都不吃呢~其一是因为那个玩意油大,吃两次也就腻了,油大了吃起来腻得慌~其二也是因为那玩意被捧成传统美食之后,实在是太贵了。2014年去本店吃的,最便宜的肉包8块一个(一个!不是一笼!)贵的蟹黄包得20好几。
而且这包子出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挂着"本店"的名字,进小吃城能看到一堆本店。但是如果楞要说好的地方,也有:
狗不理大酒店:地点和平区和平路322号,电话022-23031118,人均消费得150往上,适合请客,宴会什么的~
狗不理总店(山东路店):地点和平区山东路77号,电话022-27302540,每个人也得100往上,相当于普通餐馆,随便吃点,尝个鲜也行~
最后,切记,天津小吃除了麻花是不能过夜的,千万别买冷藏的狗不理,那玩意真不好吃!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