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被 皇帝 封王

《论语·微子篇》第六章句末尾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是孔子的使命。
《论语·八佾篇》述实,仪封人请见,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3 18:09:39

《论语·微子篇》第六章句末尾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是孔子的使命。

《论语·八佾篇》述实,仪封人请见,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是:当时天下失道,当其时也有其人,故有圣人出世为“天之木铎”。

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文事振木铎,武事振金铎”。孔子推行文教,有教无类,才有了平民预政——从这个层面来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普及教育,平民没有提升思维判断级次的机会,哪有干政普惠的机会?普及、惠及所有民众,并不是很简单的事。一点一滴地恭行,既需要有心有德也需要体力,颜渊篇论德、子路篇论行;而消灭阶级,则是近代社会的革命主题。所以,《论语》其实把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套培养方法写出来了。

文教有什么用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文教,依德行修文才,为了天下大同。

《论语》说的德,是真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达“道一”,然后经世治用,因为惠民也是修仁的途径;文德是真德,也是道德,《论语》教了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自修至健康、修仁成道。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两千五百年,不言其事而行其事的孔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称“至圣先师”没毛病吧?大成至圣文宣王,无土称王、素王述训,还是很可以的吧?

如果孔子当了皇帝?题主说的是世俗以为的权利顶层吧?

皇为天权,帝为地秩;真正的皇帝,是天地认可的。即是说,人皇是圣人,但若当时人皇在世,就不需要孔子担“天下有道”的弘道责任了!当时天下无道,孔子才是天地认可的弘道之人呀!

所以孔子为什么不在世俗权利的顶层,因为当时是失道的时期,孔子不可能在俗世的权利顶峰。说得是不是有点拗口?但意思没错。

祝安。

孔子算顶尖的管理学大师,全球最完整的管理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