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题目,我们反而要问一下为什么除了这37个人,剩下的人没有进北大清华呢。不要说我们想问题比较消极,中国的教授,名师是怎样出来的我们见得还少吗?是不是除了这一个老师之外,其
看到这题目,我们反而要问一下为什么除了这37个人,剩下的人没有进北大清华呢。不要说我们想问题比较消极,中国的教授,名师是怎样出来的我们见得还少吗?是不是除了这一个老师之外,其他的老师就没有这个本事呢。我们应该反过来问这些学生是怎么样学的?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我是一个农村中学的英语老师。过去一年我都在城区的一个重点中学交流。为什么我们现在农村的老师都有机会去交流呢?以前城区的老师的工资或者各方面的补贴比农村的老师真的高很多。所以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是高我们一等的。根本就不会随便让一个普通中学的老师去教他们的学生。现在为什么又行了呢?因为整个社会的大形势的需要,城区的老师必须到农村去教过书才可以升高级,而且现在我们各方面的待遇和补贴跟他们都是一样的,现在还多了一个农村补贴,有些地方农村老师的工资会比城区的要高几百到一两千。所以他们就允许我们去交流,其实就是配合他们的老师升高级。作为农村的教师,我们在教学上面确实是没有那么严谨,不是因为水平问题,是因为观念改变了。但是一年下来,我发觉他们的学生其实跟农村的学生比就是成绩上高了一个层次。其他像偷懒呀,玩游戏呀,或者各方面的性格特征都是一样的。老师方面其实比我们更懒的更多意见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不要想当然认为重点中学的老师就一定会比下面的老师优秀。每个级16或者18个班中的两个翘楚班,这一百个学生就是全级最优秀的。他们每年都在夸自己有多少的学生拿到了状元。其实关键就是每一年都是那几个老师教翘楚班,学生确实是很优秀,至于找哪一个老师区别其实不大。那当然是要找相对优秀的老师了。我待了一年,虽然没有在平衡班上面拿到全级第一。但是成绩也是中等的,关键是没有拿命出来拼。
所以你说教一个班有37个上北大清华,那你要检讨一下,第一,那些学生真的是很优秀,或者换成其他的老师,或者没有那么优秀吧,有30个北大清华,其实我觉得区别也不是很大。那如果换了其他的老师会更优秀呢。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这成绩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其他老师的功劳。我非常的相信,如果那个学校的老师都相对非常优秀的话,换成另外一个跟,结果会跟这37这个数字是差不多的。中国就是这样子,一个老师比较优秀,被上级看中了,他就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以后都是优秀的,能吹的都会给他吹个够。别说换了我,我就不行。其实这个世界没有谁都可以。就像我们区两个重点中学。这一家的中考成绩,他吹总分状元,而另外一家就吹单科状元和升学率。所以这些事情不要看得太重。
一个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北京市的名优高中,不具普遍性。因为清华北大放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太多了,才可能出现这个情况,其他省份一个省才一两百个名额,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至于老师怎么教,每个名校都设有清北班,当然,名堂还有不少,总之是把有希望上清北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由最优秀的教师来辅导,注意,是辅导,不仅仅是上课,因为这些学生自学能力很强,老师只做点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