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三年级,昨天晚上因为算错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被他爸揍了一顿,就在父子俩对峙的时候,透过儿子的目光,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一、事情的经过儿子的作业中,有道数学题,是
儿子上三年级,昨天晚上因为算错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被他爸揍了一顿,就在父子俩对峙的时候,透过儿子的目光,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儿子的作业中,有道数学题,是已知长方形周长和其中一个边长,求另一个边长。儿子说不会,他爸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让他动动脑筋,自己想想,到底该怎么算。
一个小时过去了,只见儿子还趴在写字台上,眼瞅着那道题。还有好几项作业没做,他也没有先去做别的作业,只是目不转睛地盯在那道题上。
他爸进屋一看,一个小时了,什么都没做,白白浪费了时间。本来做作业就慢,还有时间浪费?!当时就火冒三丈,吼了他一句。
儿子没有出声,应该是被吓到了。他爸督促他赶紧做,这下好了,吓傻了,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呆呆地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他爸看他啥都不干的样子,更火了,以为这是无声的抗议。他爸去揪他耳朵,他才反应过来,赶紧去捂耳朵。
“快做!”
“不会”
“先做会的!”随着关门声,他爸走出了他的卧室。
这时,儿子的眼泪才哗啦啦流下来。
过了很久,他爸进去检查他作业的进度,还有一多半没完成。又是一顿凶……
最后回来求边长那道题上,他爸问他周长公式会不会?他问什么是公式?他爸说知道两条边长,会不会求周长,他说会!怎么求?两边之和乘以二。
“这就是公式!”
“啊?”儿子一脸疑惑的样子。
“你老师怎么教的周长?”
“周长=(长+宽)*2”
“还有什么?”
只见儿子眉头紧锁,正在思索,半天后,说道:“正方形周长=边长*4”。
“知道正着算,不会反着算?知道边长会求周长,知道周长,不会求边长?!”
“边长?”儿子满脸的疑惑。
我能明白儿子在疑惑啥,不是长方形嘛,边长不是正方形嘛?在他的思维世界里,长方形的边一个叫长,一个叫宽,只有正方形的边叫边长……
此时,儿子开始咬手指了,他从小的毛病,一紧张就咬手指。
他爸看他把蓝蓝的指头放进嘴里,马上呵斥他拿出来,问他在学校都干什么了?(他爸的意思是问他手指怎么变蓝的)
此时的儿子完全是一脸懵逼啊,他应该在思索,白天到底有没有闯祸,闯的那件祸会被他爸知道。
他爸那攥紧的拳头,已经证明他马上要爆发了!无言的沉默,是为了迎接暴风雨的来临。
“上课也不好好听讲,竟去鼓捣墨囊了,你看你手上,还有一根干净指头吗?你是没好好听课吧?”
儿子越不出声,他爸越是生气。最后又是将他拎出卧室,准备“扔到垃圾箱”去。
我看到儿子充满愤怒的小眼神儿,那是从未有过的抗拒,孩子长大了,在无声无息间长大了。长大的速度是那样的快,仿佛在一瞬间,突然就变了。
他爸是挺疼他的,但当怒火到来时,所有的疼爱都会化为怒火,全都发泄在儿子身上。
他常常因儿子睡觉晚,担心儿子的睡眠,而埋怨作业太多。其实不是作业多,是儿子做的太慢!
儿子做什么都磨叽,永远都是树獭型的。
他也常常担心儿子咬手指,把手指甲都咬没了。这个毛病,应该是从小缺爱造成的。小时候我俩忙于工作,他奶奶嫌在我们这里住,人生地不熟,非要带他回老家(爷爷早已去世),动不动就告诉他不听话,就不要他了。
因为恐惧,不自觉地去咬手指。
他会担心墨囊有毒,被儿子吃到肚子里,不让儿子去抠墨囊里的墨囊珠。
孩子的自控力差,不在眼皮子底下,难免会淘气。
有哪对父母不爱孩子?只是这爱的太暴力。我劝过他多次,深呼吸,凡事缓一些,柔一些,对待儿子耐心一点!
其实这也仅仅是作为旁观者时比较清而已,有时,被孩子气的,我也想把他“扔到垃圾箱”!
那只能说明,自己的修养还不够,火来得太快,压下去的太慢!怎么办?改啊,只能让自己练的心平气和一些。
孩子,一天天长大,不知不觉中就会离开我们,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当那个时候,我们再想吼,再想哄,也不能了。
珍惜现在的时光吧,时间易逝,孩子很快就能长大!孩子长大,我们变老。
我们不就是从小孩子变成大人的吗,离开我们的父母,独立出来,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一名90多岁的老人去世了,直到尸体发出的气味被邻居闻到,警察赶到时发现人已经去了二十天了。
他60多岁的儿子就在身边,每天擦拭着父亲的尸体,擦去腐蛆。警察问他知道父亲去世,为什么不送去火化。他说,父亲走了,他太孤独了,能让尸体多陪一天是一天。
孤独,是多么可怕啊!没有人在身边,守着尸体,都比一个人过要好。
我们的父母孤独吗?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偶尔回娘家,母亲也会讲起我儿时的趣事,多半是我小时候犯的糗事。我听着尴尬,儿子听了开心,看到祖孙两笑呵呵的样子,我也不好去阻止。
现在讲来是趣事,但那时的母亲,一定也被我气疯了吧?母亲有没有感慨过时间如白驹过隙,岁月催人老?
我们不回家的时候,老两口是孤单的。但他们又不忍心打扰我们的生活,平日里也不会让我们常回家看看。每逢佳节,才会询问我们回不回去,若我们答应回去,从声音里便能听出他们的喜悦;若不能回去,他们也从不过多要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放下手头的要紧事,回家去看看父母,他们无时无刻不盼着我们回去。孩子长大,我们变老,我们变老,父母逝去。看着天天老去的父母,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又能剩多久呢?
我们怎样爱孩子,父母便怎样爱我们。父母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今天是孩子的明天。我们想孩子明天怎么对待我们,正是父母希望我们今天怎么对待他们。
爱孩子,更爱父母……
孩子每个成长的瞬间,都会令父母感到高兴和幸福,孩子第一次会叫爸爸,妈妈,第一次会自己去洗手间拉臭臭,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每个第一次,都是孩子成长的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