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记载: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傣族妇女产子,洗后裹以襁褓,产妇立起工作,产妇之夫则报子卧床四十日。
据说,这源于上古时期
《太平广记》记载: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傣族妇女产子,洗后裹以襁褓,产妇立起工作,产妇之夫则报子卧床四十日。
据说,这源于上古时期的“产翁制”。时至今日,好像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带,还保持着这种奇葩传统,应该不是怒族就是佤族,那里的女性分娩后不仅要负责哺乳,照常劳动,而且还多出来负责照顾丈夫这一条。
不是女人,不知道女人是什么感受。但是作为一个有一定医学常识的男人,觉得这种风俗纯粹是脑袋让门挤了。
女人为什么要“坐月子”?或者说坐月子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所谓月子,是女人像来月事排出恶露分泌物啊。女性在生产之后,恶露会持续大概一二十天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的确能达到持续不净的状态,子宫附件恢复得不好,比如子宫内膜受伤不能恢复等等。理论上,产后42天之内都可以有少量出血,只要是出血不多,没有腹痛不适的话可以先观察。
但是人与人不同,个人是不太相信那些少数民族女性全部都是一二十天恶露就排尽、子宫痊愈了的。
所以,好像那一带的少数民族女性寿命都不太乐观,晚年多疾——这是有道理的。这不活该嘛!纯粹自己作的呀。
所谓“传统”并非都是好的,有些应予以保留,有些就得作废,不能留着。不论有多久的年头,该废止就废止。
男人没有体验过分娩的痛苦,更没因分娩造成生理损害,坐哪门子月子?女性也是,遵循这种傻透腔的风俗,最终受苦的是自己。
这种愚昧的风俗,实在看不下去。
云南大理以西一个叫“卡丹丹”的地方,就保留着男人坐月子的习俗。 在这里,孕妇分娩后就马上起床,她会把婴儿洗干净包好,然后交给丈夫。 在此后的40天里,由丈夫护理婴儿,亲戚朋友都来向丈夫道喜。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样继续料理家务,还要给孩子哺乳,并且要把饭送到床头给 “坐月子”的丈夫吃。 这种丈夫“坐月子”的奇特风俗叫“产翁制”,又称“产公制”、“苦娃达”。我国历史上越、僚、傣、仡佬等民族曾流行这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