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豆包在东北也算是年货了,用量特别大,每到农历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杀年猪,淘年米。
在七十年代,粘豆包都是大黄米即蜀米和玉米面两掺做的。黄澄澄的,油亮亮的。馅料是白芸豆,红
粘豆包在东北也算是年货了,用量特别大,每到农历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杀年猪,淘年米。
在七十年代,粘豆包都是大黄米即蜀米和玉米面两掺做的。黄澄澄的,油亮亮的。馅料是白芸豆,红芸豆,或红小豆,花小豆,等等,加入适量白糖,攥成馅团,取适量面捏紧,一点空气不留,l包成大小均匀的粘豆包,上屉蒸熟,东北大锅,架上干柴烈火,热气腾腾,浓浓的年味,特别喜庆,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十锅八锅,送亲朋好友,能吃一冬天,吃到阳历三月份。到八十年代即是糯米和玉米面两掺做的,发展到现在,一般都是糯米粉做的,即粘大米和普通米两掺做的,是白的,更劲道,更糯更粘。
粘豆包好吃,面和馅都重要。
首先说一下活面,最好是烫面,用开水烫面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用温水,稍后等温度不烫手了,用手反复揉搓,揉成光滑的大面团,放在热烀烀的东北大火炕上,上面盖上棉被,醒发十二小时,其间上下翻个,醒发更彻底,发酵好的面更粘,更糯,更香甜。
当然,现在做的量不大了,有酵母粉发面更快捷方便了,个人习惯用温水,或常温水,发酵速度更快,用时更短。
豆馅首选红小豆或红芸豆,浸泡二个小时,大火烧开煮熟,再焖三十分钟,之后小火捣碎,一边捣一边加适量温开水,让其更软糯,更香醇,之后,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拌匀,放凉,攥成小团备用。
糯米面活面也有讲究的,在东北老家,有人活面有丝丝甜味,说明这个人脾气好,有人活出来的面有一点点酸味,说明这个人脾气大,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和发酵时间长短有关,和人家性格无关的。所以别发酵时间太长了,影响口感。
东北新出锅的粘豆包特别诱人,软软的,糯糯的,特别劲道,有嚼劲,沾点白糖,香甜可口,搭配东北的芥菜咸菜,拌上红火的辣椒油,淋上香油和一点醋,特爽,还有东北的酸菜汤加一点东北特产土豆粉,五花肉,贼拉拉香!
快来尝尝吧,我是君子兰1972,明天见。
①将糯米粉和玉米粉混合拌匀,加150克水揉成不沾手的面团。(糯米粉和玉米粉各一半。
②将揉好的小面团分成大鸡蛋那么大一个的小团子。
③将豆沙馅分成大鸡蛋黃的小团子。
④分别将糯米团子揉圆按扁后将豆沙团包进去,最后揉或光骨的粘石包,放进蒸笼里蒸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