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还是经济决定的。
重庆火锅为什么诞生了?
当年重庆朝天门码头,有一些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
回民由于宗教原因,杀牛杀羊以后只要肉、骨和皮,内脏和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还是经济决定的。
重庆火锅为什么诞生了?
当年重庆朝天门码头,有一些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
回民由于宗教原因,杀牛杀羊以后只要肉、骨和皮,内脏和其他部位全部直接丢弃。
当时码头上的水手和纤夫都是社会底层,重体力劳动者,平时很少吃肉。
看到这些内脏丢了可惜,他们先是捡回去,后来以极低的价格买回来食用。
这些内脏烹调没那么容易,水手和纤夫们又嫌麻烦,就直接将内脏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调料煮食。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风气,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
时间大概是明末清初,为什么出现这种火锅?其实还是贫穷。
如果这些水手、纤夫都可以吃得上牛肉、羊肉,有几个人会去吃内脏呢?
道理也是一样,其实猪头肉并不好做。
猪头肉包括:猪头皮、耳朵、鼻子,附着在头骨上面的肌肉、筋、软骨部分。
猪的耳朵鼻子尚且好说,猪头皮和其他的肉不容易处理,比切肉要复杂得多。
中国人为什么费这么大的事情,吃这些肉呢?
还是不愿意浪费。
大家记得电影《红高粱》中,姜文去土匪开的酒店闹事,要吃牛肉,但掌柜只给他吃牛肉。
当时牛头上虽然有肉,吃起来并不容易,而且也没有牛肉好吃。只是那个时代,牛是重要的农村劳动力,不能随便杀牛,吃牛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姜文就只能吃比较差的牛头了。
今天的猪头肉比较贵,以前是比较便宜的,远远低于猪肉价格。在猪肉价格40多元的时候,猪头肉也不过10多元。
古代很多中国人认为不应该吃猪头肉,对身体没有好处。
这种情况下,猪头肉还大量出售,其实也就是不浪费罢了,同时吃肉很少的老百姓也可以借机吃吃肉。
另外,猪头肉主要用来下酒,是凉菜。
猪头肉的特点是比较有嚼头,很适合用于下酒的凉菜。尤其是猪耳朵、猪口条之类还有软骨,能有嚼头,可以喝着酒慢慢嚼。
萨沙记得一件搞笑的事情,当年在东北八路军试图从苏军控制的军火库里面,搬走缴获日本的武器。
但苏军站岗的士兵也有命令,不能随便让八路军搬走。
八路军想出一个好办法,带着几瓶白酒,几包花生米和一大包猪头肉,找几个能喝得去找苏军士兵喝酒。
这些苏军士兵一看到酒喝猪头肉,哪里还顾得了别的,不到半个小时,几个大兵都喝躺着了。
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和自已独特历史文化有关。
华夏民族以农耕为主,兼养些猪,狗,鸭,鹅等畜禽类。家庭的家字是由宝字盖和豕字构成,豕者,猪也。
说明,中国人养猪,吃猪肉己有数千年历史了。
古代,肉类比较缺乏,平民百姓吃不起肉,只有逢年过节,或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
既然,肉类少,就不能浪费,头,四肢,下水等都是好的下酒菜。
西方人吃肉,古代以烤肉为主,一般不吃畜类的四肢和内脏。中国人吃肉以煮,炖为主,煎炒烹炸,可以做出很多花样,猪头肉更好处理。
二月二,龙抬头。中国本土形成的独特文化氛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猪头肉。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吃猪头肉的传统。
猪头肉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胶原蛋白,筋道有嚼头,成为人人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猪头肉价格比较便宜,一般相当于肉价的一半,物美价廉。来了亲友和朋友,称几斤猪头肉,高端大气上档次,还经济食惠,何乐而不为。
外国人不吃猪头肉,是因为他们的饮食文化不行,不会加工。一些人来到中国后,也喜欢上中国独特美食猪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