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考试去了一趟天津,在买煎饼果子排队途中发现天津人比较随和且款款而谈。不管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能聊的火热。
健谈在排队买煎饼果子时,眼看前面没几个人,却等了半个小
最近因为考试去了一趟天津,在买煎饼果子排队途中发现天津人比较随和且款款而谈。不管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能聊的火热。
在排队买煎饼果子时,眼看前面没几个人,却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因为最前面那人买了好几套煎饼果子,在等煎饼果子途中那人跟商家和买煎饼果子的人群聊的非常嗨,聊哪里的食物好吃,还聊到哪里蜜枣的粽子便宜,2元一个且非常甜糯等等。好不容易把买煎饼的大户熬过了,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大爷,大爷没排队,而是在旁边拿个小板凳坐着,手里还有跟拐杖,还是商家委托年轻人把煎饼送到他老人家手上。后来又出现一个大叔拿了两个鸡蛋放在商家那,也算是一种排队的形式,看来天津煎饼果子自己带鸡蛋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实用,用来排队也是非常妙的,可谓一举两得。
因为在天津只是短暂停留,对天津人文了解不是太深入,但是从路人之间的攀谈中不难发现天津人的友善,也许本人是北方人常呆在南方的缘故,天津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回乡的感觉。
说三个例子哈,小时候看一个掰掰吃枣饽饽,吃一半他自己乐了,说“介枣饽饽哏儿,第一口没咬着,第二口咬过了”(形容枣太少而且小)。第二个是上初中那会儿,老师在讲台上很严肃的对同学们说“模拟考试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是吧?开始浮躁!都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么?”,我几乎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那不得看多大碗了么……”全班笑喷了,老师也没忍住呲牙了,但是最后还是免不了请家长。第三个是工作后,打印机旁工位的一个同事,他根据需要帮其他同事添加二次用纸或者是纯A4白纸(因为他离着近,其他人不用站起来了),然后有一次一个同事喊话问他“王*,帮忙看看打印机里是白纸么?”,他看完之后说了句“白,倍儿白……”[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