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农历七月半,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注重这个节日。中元节在我的湖北老家称“月半”,俗称“鬼节”。
家乡流行一句话“年小月半大,清明说白话”。什么意思
谢邀!农历七月半,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我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注重这个节日。中元节在我的湖北老家称“月半”,俗称“鬼节”。
家乡流行一句话“年小月半大,清明说白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年的“月半”祭祀很重要。要比过年祭祖,或清明节扫墓都慎重。
每年只要快入“七月半”了,年长些的老人就互相提醒着,过两天就是“月半”了,大家都说,年年我们都要“打发爹爹婆婆”,还不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们,指望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他们说的“打发爹爹婆婆”就是过月半的祭祀活动。
为什么叫“打发爹爹婆婆”呢?因为一年中的祭祀活动,只有“月半”是必须封“纸壳”的。这“纸壳”里包的是细软的火纸,就是寄给亡人的现金,如今也有包印制的“冥币”。用白纸一包一包包好,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写上接收者的姓名称呼,很有讲究。自己家里把格式称呼搞不清楚,又不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就请别人到家里帮写。月半封这种“纸壳”,涉及面广,家里儿媳妇娘家逝去的父母或别的亲人都要兼顾。各种亡灵根据身份辈份各寄几封,都要考虑周全。
这种纸壳封好写好了,都放在一个大的圆形的竹筛子里面。家里还得炒几样菜。据说韭菜、冬瓜、马齿苋这是必须有的。菜做好了,就等傍晚时分,用筛子端着写好的纸壳,放上菜,带一些干稻草。在附近找一处有十字路口的地方,把纸封摆在稻草上,菜也放上,然后就点燃了。看着烟雾升腾,一封一封厚厚的“钱财”就这样化成灰烬,寄往另一个世界了。送纸的人口中念念有词,依然是祈祷亡灵保佑家人平安吉祥之类。完了之后,拿手中的筛子等物件,在冒烟的余烬中晃晃,说一句“烟子一秋(音),万事无忧”,说着话,就回家去了。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