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在医院养伤,李云龙有123号首长关心,赵刚却没有。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李云龙在医院养伤的时候有123号首长关心,因为他与赵刚养伤的时候级别不一样。
李云龙在医院养
同样都是在医院养伤,李云龙有123号首长关心,赵刚却没有。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李云龙在医院养伤的时候,是华野主力师师长。野战军主力师师长,可以说是部队里的高级干部。
一个主力师师长重伤,野战军一、二、三号首长打电话询问情况,给予关心,并不为过。
当然,并不是所有师长受伤,野司首长都会打电话表示关心。这是小说和电视剧里,为了突出李云龙这个人物的与众不同,说明他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在战争中难以取代的作用。是作品描写人物形象的需要。
正因为这样,野司电话不断,一、二、三号首长都对李云龙表示关心,才让田雨和其他护士感到奇怪。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首长呢?”
而赵刚养伤的时候,只是八路军一个不在正式编制之内的独立团的团政委。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团上面还有旅,旅上面是师,师上面是八路军总部。但那时候,旅级干部才能算得上是军队高级干部。团级干部,还只是基层干部。
《亮剑》里,李云龙、孔捷等人动不动被八路军总部“撸”了,直接变成伙夫、养马的和裁缝。说明他们级别不高。旅级以上的干部不可能是彭总的一句话“把他撸了!”就变得什么都不是。
后来解放战争中的野司首长,基本是八路军时期的师级干部。师长刘伯承没有去询问、关心赵刚这么一个基层团政委的受伤情况,很正常。
《亮剑》里的李云龙,是一个传奇人物。抗日战争中,一炮炸死了坂田联队长,从日军包围圈正面突围;土工掘进,集中全团的手榴弹一举全歼了日军山崎大队;凭灵敏的嗅觉,打死了日军观摩图一个少将多个佐官;四面进攻打下平安县城,为八路军攻坚战提供了典型战例。
解放战争中,华野首长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与国民党的王牌楚云飞部“打了一个对对胡”,同样显示了他超强的作战能力。
所以,李云龙是军队里的宝贝疙瘩。攻打赵庄时,华野首长粟裕直接下令:“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
粟裕说的不是换下第二师,也不是换下李云龙师,而是“换下李云龙”。可见,李云龙这个军事主官何等重要。也说明了当李云龙身受重伤时,华野123号首长都打电话表示关心的原因。
赵刚受伤时,是八路军独立团的政委,不是军事主官。
在作战部队里,军事主官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当李云龙打散了即将被孔捷收编的谢宝庆部,被贬为营长后,赵刚气急败坏地说:“这个团哪一天离得开你这个团长!”所以,当田雨和冯楠谈起李云龙和赵刚时,冯楠说:“赵刚说独立团没有他这个政委不要紧,一天也不能没有李云龙那个团长!”
一个主力师的军事主官重伤,临阵换将,华野123号首长必然着急,他们的询问和关心理所当然。
而赵刚受伤时是团政委,主管的是团里的政治思想工作。当然不是说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而是说,政委负伤,团里还有政治部主任,可以担负政治思想工作。另外,部队的军事方面的运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这也是《亮剑》中上级领导对赵刚受伤没有反应的一个原因。
李云龙在1927年黄麻起义后,就参加了红军。
李云龙参加红军后,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到团长,是真正的老资格。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口赞扬过他打仗鬼点子多。
抗战时期李云龙的独立团所在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就是以当年红四方面军为主体。徐向前是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是李云龙的老首长,师长刘伯承对李云龙就不会生疏。
再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开始所在的中原野战军是以八路军一二九师为主体。李云龙的二师划到华野,就参加了淮海战役。赵庄一战,粟裕说:“不能让中野过来的二师老底子都打光了。” 也是他决定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的一个原因。
在华野首长眼里,从红军时期一直走来的李云龙,不仅是中野的宝贝疙瘩,也是他们华野的宝贝疙瘩。
李云龙身负重伤,华野的123号首长为他操心,也在情理之中。
而赵刚,用李云龙的话说:“我在雪山草地上溜达了好几次时,你赵刚还不知道在哪里!”
赵刚是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底北平爆发的学生运动。赵刚参加一二九运动时,李云龙已经在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了。赵刚在军队里的资格远非李云龙可比。他在军队领导层的人脉远远不及李云龙。赵刚在医院养伤,八路军师一级的首长是不是认得这个团政委,还难说得很。
即使其他情况相同,李云龙受到野司首长的重视,而赵刚没有,也是正常的。
文学艺术是源于生活的,生活本身如此,小说或电视剧不能脱离生活。
电视剧的编排抗日解放战争部队不缺军事指挥员,但缺政治指挥员,因为这需要文化基础总结战场经验,还要战前动员,宣传鼓舞斗志,所以赵刚比李云龙提的快多了。(这是听我父亲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