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参加今日头条算术健康大会,国人健康关注大数据挺有意思,补肾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不过从日常生活习惯来看,很多人以为“补肾”的做法,其实是适得其反的。
从传统养生角
刚刚参加今日头条算术健康大会,国人健康关注大数据挺有意思,补肾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不过从日常生活习惯来看,很多人以为“补肾”的做法,其实是适得其反的。
从传统养生角度来看,大家喜欢各种中药补药和各种老火靓汤补肾,还有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吃腰子补肾。全国最爱煲汤,最爱各种中草药,各种中草药凉茶的是哪里呢?
广东省呀,人们普遍认为广东人最会养生。但是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全国登记资料统计,中国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约为10%,即估计有CKD患者约1.2亿。而在广东,全省慢性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12.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数居全国前三位。
近年来,已经不止一两个专家都指出,由于滥用中草药,凉茶,药膳,某些中草药是有明确临床数据是具有肝肾毒性的,另外长时间炖煮三四个小时的老火靓汤里面的嘌呤含量很高,广东人几乎顿顿喝这种汤,长期的高嘌呤摄入,加上饮食不均衡热量超标,肥胖超重等原因诱发痛风,都对肾脏很不利。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张秋林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炖煮时间过长,导致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如果生活习惯不好很容易诱发痛风。同时因为也在吃肉,顿顿都吃,蛋白质也会超标,加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在张秋林看来,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喝汤对肾脏的损伤更大,岁数大的人不要过分追求喝汤补身子的做法。可以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吃肉,弃汤,这样蛋白质和嘌呤都不超标。禽畜肉每天40到75克,水产40到74克,参照物一个鸡蛋是50克,全天这些加起来不要超过一个巴掌大。
除了老火靓汤,广东人的另一项看家本领——凉茶也是罪魁祸首。张秋林指出,有些凉茶里可能含有朱砂莲,夏枯草之类的有肝肾毒性的中药,还有一些有毒性的生物碱,当地的凉茶黑糊糊浓度很大,长期喝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能导致严重肾病的中草药: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的根)、细辛、天仙藤(马兜铃的藤茎)、寻骨风、汉中防己、淮通、朱砂莲、三筒管等。能导致严重水肿、心肌受损、流产、肝中毒等多种身体危害的中草药:甘草。 夏枯草,能导致过敏、对肝脏造成损害。动物实验表明夏枯草抑制免疫反应,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另外何首乌,益母草,柴胡,大黄,朱砂等都有肝肾毒性。由于不知道你喝的凉茶和药膳滋补汤里面到底有什么中草药,保险起见,不如不喝,避免对肝肾的伤害。
另外提醒一下,饮用65℃以上的热饮,热汤,被列入了世卫组织2A级(很可能致癌)致癌物,高温油炸食品和高温油烟和红肉也属于这一归类中,新鲜红肉每天50克摄入是在安全范围的。喝汤别着急,最好凉一凉。肉别多吃,汤别太热。
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1999年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马兜铃内酰胺可被肝酶再次激活,从而形成DNA加合物导致肾脏损伤。北京大学的研究者2004年提到: 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能够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鱼腥草所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有一些研究认为有肾毒性,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而另外一些研究认为没有。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也专门为鱼腥草辟谣:不致癌。但是,一部分研究仍给我们以肾毒性提醒。比如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002年发表在 《柳叶刀》上的调查:西南地区(包括四川、广西两个省份)慢性肾病发病率最高,为18.3% (16.4–20.1),基本上就是5个人里面有个1人患慢性肾病,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令人吃惊。鱼腥草的大规模食用地区,与慢性肾病高发地区重合。
有无因果关系不确定,但警示意义是确定的。鱼腥草并不是必须食用不可的蔬菜,考虑到有潜在的肾毒性,还是避免吃为好。
另外各种慢病五高,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高脂血症,高血液粘稠度,都会导致肾病,这些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代谢失调。不是靠单纯的吃什么就能补肾的,必须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重新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到23.9之间,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厘米=公斤数,吃饭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均衡搭配膳食,食物多样不过量,每天保持运动习惯,半小时左右,远离烟酒,充足休息和睡眠,心情愉悦。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补肾,你不去伤害肾,就是补肾。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按中医的说法有肾阳虚,肾阴虚或者肾阴阳两虚,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辨证,如果肾阴虚可以吃点六味地黄丸,如果肾阳虚可以吃点这个右归丸,如果肾阴阳两虚可以补天大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