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柿子是北方处理柿子的一种常见工艺,听起来有点废话,因为北方冷嘛。这就要牵扯到一种工艺了,因为我国本土原产的柿子在种类上属于“涩柿”,与之相对的就是日本最早传入的“甜柿
冻柿子是北方处理柿子的一种常见工艺,听起来有点废话,因为北方冷嘛。这就要牵扯到一种工艺了,因为我国本土原产的柿子在种类上属于“涩柿”,与之相对的就是日本最早传入的“甜柿”,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可溶性单宁(一种生物碱)的含量,前者单宁含量很高,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入口;后者单宁含量很低,采摘下来后就直接可以吃。
对于涩柿需要经过一个被称为“脱涩”的工艺处理,常用的方法就是静置自然脱涩,说白了就是将柿树上色泽发红的成熟的柿子采摘下来,注意,这时候柿子还是很硬的,口感特别涩无法入口,于是静静放一段时间,等柿子自己慢慢熟成,果肉中的果胶降解,果肉变软,果肉中的可溶性单宁沉淀为不溶性单宁,干涩味褪去,甘甜味显出,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软软的柿子了。
自然脱涩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北方秋末天气较冷,长时间放置的柿子被冻住,解冻后人们发现冻过的柿子比正常的柿子还要甜爽,于是就渐渐有了“冻柿子”这种工艺。北方的冻柿子主要选用的柿子品种是磨盘柿,顾名思义,就是果实中间有一圈缩缢的结构,看起来像磨盘。
冻柿子解冻后肉质绵软清甜,特别好吃,用勺子蒯着吃像冰淇淋一样。至于为什么冻柿子比普通柿子更好吃一些,其实可以想到简单的理论依据,因为柿子冻结时,果肉中的水分缓慢结成冰晶,冰晶棱角会刺破柿子果肉细胞,释放出更多的细胞液,于是也释放是更多的果糖,加之低温时果糖溶解度低,于是尝起来更甜一些。
不好吃。我一直奇怪,东北人怎么爱吃这东西,每周冬天去,就端一盘出来,然后晚上请火锅。柿伤脾胃,尤其冻过后。吃几顿火锅都补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