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危害大吗

缺铁性贫血简单理解就是身体内铁离子缺失引起的贫血,可能是铁离子摄入不足,也可能是丢失过多,还可能摄取的铁不易被人体吸收。
一般情况下缺铁性贫血常出现的人群是婴幼儿和孕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0:30:30

缺铁性贫血简单理解就是身体内铁离子缺失引起的贫血,可能是铁离子摄入不足,也可能是丢失过多,还可能摄取的铁不易被人体吸收。

一般情况下缺铁性贫血常出现的人群是婴幼儿和孕产妇。

缺铁性贫血不仅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还会使得消化、神经等系统功能减弱

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三种状态:第一,缺铁原发病,主要表现在消化道溃疡出血造成腹部不适、女性月经量大异常等;第二,贫血症状,表现为疲惫、乏力、头晕、耳鸣、头痛、心悸、气短等症状;第三,组织缺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耐力下降、口腔炎、毛发干枯、皮肤干燥等症状,其中婴幼儿还会表现出来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的现象。

针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产妇的缺铁性贫血相对而言更好治愈,婴幼儿是因为消化系统不完善,对铁离子不好吸收,因此会缺铁;青少年主要是挑食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而孕产妇是因为需要的营养较平时多导致的。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补铁还是要以食疗为主,因此我们可采取多食蛋类、菠菜、肝脏食物,另外必要时定期口服铁剂。另外平时做饭、炒菜可以选择铁锅。

单纯营养不足的,易治愈,但继发于其他疾病,那就要看原发病能否治愈了。有时缺铁病因比贫血本身要严重的多,因此我们要找到病因,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这个就要具体病情具体对待了。

缺铁性贫血是较常见的贫血。本病有一般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白(但无发绀)、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等。贫血较常见的受损部位是皮肤、黏膜,以口唇、口腔黏膜、甲床较明显。缺铁性贫血的病人不会有血小板下降,因而只有贫血而无出血。由于缺血、缺氧,含铁酶及依赖酶的活性降低,病人可伴以下特征。

1.营养缺乏:皮肤干燥、角化、萎缩、无光泽、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等。

2.黏膜损害:舌炎、口角炎及胃炎,舌乳头萎缩严重者吞咽困难。

3.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如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于小儿。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吃泥土、生米、冰块、石子等。

以上就是青海中公医考网小编搜集整理的“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的内容,关注“中公医考网”,了解护士资格考试即时动态。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