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其实正确的理解是这样的:不是因为看病需要做B超,而是因为病情需要做B超,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今天我就诊断肾内科的常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其实正确的理解是这样的:不是因为看病需要做B超,而是因为病情需要做B超,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今天我就诊断肾内科的常见疾病进行一个原因的解释。
临时或者长期血液透析管植入术
这个可以说是肾内科非常常见的一个操作了,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操作,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必须要有透析通路,也就是在脖子上(颈内静脉)、大腿根部(深静脉)插一根筷子大小的管子进去,然后把才能把血液引出来,才能开始透析,根据人体的解剖结构,动脉和静脉是并行走的,有经验的医生在不借助B超情况下,成功率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业内比较规范的做法还是需要应用到B超,因为有B超的引导,基本可以确保99%以上甚至100%,这样做的目地既可以快速定位,又可以快速操作完,即节省时间,又减少失误率,这种我认为是对病人更负责任的做法,所以是有必要的。
肾脏穿刺活检术
为了查明病人为什么肾脏会出问题,也为了后续例如肾病综合征更精准的用药,当需要这个操作时,可以说没有B超是完不成的,首先需要借助B超的定位,我们都知道肾脏大概的位置,但是我可以说即使是再有经验的医生不可能一看、一摸就知道你肾脏的具体位置,大小怎么样,因为它不是一个体表的器官,所以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操作是非常方便,准确的,另外,穿刺并不是说穿完就完事了,穿完大家想想有没有可能会有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了人的眼睛看的出来吗?肯定不行,所以这个检查是必须要的,就像很多人说医生都是靠机器在看病,但能否回头试想一下,在以前望闻问切的时代大家知道无误诊率有多高吗,很多人不明不白的死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样,机器人自己是肯定不会做手术的,那需要外科医生去操作这台机器,有些手术可以不需要这台机器也可以完成,但是有这个机器就可以做的更好,就像阑尾炎一样,以前是开腹做的,很大的一个刀疤,现在单孔腹腔镜下切除恢复快,几乎看不到刀疤,这就是技术的进步,大家去对比以前人的平均寿命和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就可以看出医学是在不断的进步还是在退步。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
相信尿毒症的病人应该清楚,做血透最好的通路就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但每次做血透都要穿刺,时间久了就很可能血管狭窄,大家试想一下,血管狭窄了眼睛看的出来吗,中医把脉能把出哪个地方狭窄了吗?肯定是行不通的,这时候用B超一看就非常直观了,到底那一段出了问题,这样在做介入的时候走就知道扩哪一段血管,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辅助检查的进步就是在临床上不断的出现问题,然后再拼命的解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那就要创新,就不断的有新操作、新技术出现,辅助检查是为了更好的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数据,方向。
腹透管置入术
这是想做腹膜透析的人必须要的一个操作,有两种方式:一种依靠腹腔镜,另一种依靠B超引导。也就是有一根腹透管必须插到腹腔里面去,这里我就拿B超来举例子,如果没有B超,难道让医生在肚子上划个口子就塞进去?成功率呢?所以B超是必须的,大家其实可以想一想,你们认为以前有尿毒症吗?肯定有的,但以前的人都不知道尿毒症是啥玩意,那人死了也就死了,可能还以为是老死了,不依靠透析请问哪些尿毒症的病人怎么去维持生命,靠什么活下去。
总结:不是说医生今天就非要你做这个检查,是因为病情需要,是为了更好、更精准的诊治疾病,不单单只是B超,就像尿路感染就必须要化验尿常规、必须做尿培养一样,这样我可以更细致的了解到你尿路感染是哪一种细菌引起的,然后我可以做到精准的用药,药用对了你的病是不是也就好的更快了呢?有时候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就像很多人同样想不通全国这么多高铁火车,速度这么快,为什么不会撞到一起去呢,所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这仅仅只是肾内科的局部分析,不知大家能否理解,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沟通,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码字不易,纯手工打字,帮忙点个赞呗,谢谢大家。
中医诊断是不用仪器和其它设备的,如果用说明他对中医学的还不到位。望、闻、问、切四诊已概括全部,可以做出对病情的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