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的。我深有体会。艺术无处不在。艺术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人雅而不俗,卓尔不群。“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是主任
艺术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的。我深有体会。艺术无处不在。艺术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人雅而不俗,卓尔不群。“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是主任播音员,在林州有赵忠祥、任志宏之称。就拿我的普通话来说吧,就得益于我从小到大,上学遇到的老师,和他们真的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教学水平,教育艺术是我成长的无尽源泉和动力。也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命运!
小学启蒙老师冯江根,很是讲究,穿着板正的白衬衣,梳着偏分头,一上讲台开口就是普通话,对我的作文很是上心,总是划上不同的标记,批注,评语。让我小小年纪就受到了教育的最高待遇。记得我写了一篇作文上面用了一个“鸿沟”的词语,竟然引发了学校几位老师的争论。有的说这么小小年纪就用了这样的词语,纯粹是从那里抄袭的别人。冯老师极力护我说“人家只不过是用了我们没有听说过的词语,那不是抄袭,是学习。说明赵建红同学学的东西多,学以致用。”
到初中又遇上了李俊文班主任老师,他治学严谨,教科书上的古文必须背会,而且必须用普通话,背不会不让放学回家。他设置两个战场,一个是教室,一个是寝室。每一位学生必须过关斩将。谁觉得背会了,就到寝室里接受检验。只见炕沿上坐着一个个学生。李老师站在对面检阅。不管坐了多少学生,一篇文章让大家一句接一句轮回接龙背,到谁那里背不出来,立即回教室重背,谁不出错坚持下来就可以回家了。在课堂上他总是让我示范朗读。还有对我影响大的就是他那个时候就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课文。
到了高中更是遇到了大师级的语文老师郭成林,他在我的作文批注已经涉及心理疏导,树立远大理想教育。我的一篇作文他在全班级示范讲评,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记得高中第一堂课,他讲“婀娜”这个词语,竟然煞费苦心地去山上石头下面压着长出来的花草。郑重其事地说,“这就是婀娜”。非常形象,如此直观。我从那是起就确定有了不同寻常的思维。郭老师的教学艺术给了我灵魂的触动。郭老师后来调任教委语文教研室主任。
说到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位我的启蒙贵人就是我村原大队支书冯学金。我八岁那年,他在村里排演村戏竟然选我业余当小演员。那时候是村村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平时深翻土地,搞大型建设工程,搞运动,都管负责战地宣传演出节目。每到年关更是组织团队排演整本剧目活跃农村群众文化。让忙碌了一年的农民春节有戏看。赶上村里用四股弦排练大戏《骄杨》,还请县里剧团老师来指导。让我演的是毛岸英,正好是杨开慧在狱中受尽酷刑拷打那场戏。小岸英身上挎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个小石子,撕心裂肺的呼喊“妈妈,我要妈妈……”现在我每每看到电视剧里的这段情节,就想到了我演戏的一幕一幕。表情、动作、人物、道白以及唱腔,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敌人折磨杨开慧就是折磨我的妈妈,我仿佛就是那时的毛岸英,戏里戏外,感同身受,融为一体。几次哽咽,痛哭流涕。“一颗小石子有限,千万颗小石子汇在一起,就能砸碎国民党反动派这口大水缸!”开慧妈妈的声音振聋发聩,一直充盈着我的生命。在演戏中,我很好的塑造了毛岸英的形象,不仅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而且还为家里挣了30多个工分。那时候这可是不得了的一件事。轰动了全村,也成为了佳话。接下来,走村串户调演,母亲专门给我做了一身崭新的灰粗布衣服,在东油村演完人家做的的面条汤被吃打锅了。那味道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香如故。那时我在三里五村,也是出了名的小孩儿。此生演过“毛岸英”也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和无穷无尽的正能量。别小看这段经历。这也注定了是我长大成为一名党的优秀文化艺术宣传工作者的牢牢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长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的是为了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听了王晓野老师的精彩分享,收货满满。为王老师的辛苦付出点赞。其实艺术教育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每年定期开展艺术节活动,既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也为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尽显身手。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总之,美的东西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艺术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享受快乐的校园生活。孩子的人生道具不止一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艺术可以改变一个人一所学校,王老师的山里红美术教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们也需要多元化发展!不同的道路会有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