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放羊,爷爷经常跟我讲他放羊遇到的事。二十多年过去了,从他哪听到的故事,大多已经忘的一干二净,只有一个,我至今不忘。
那是夏季的一个傍晚,爷爷放羊回来,一点数
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放羊,爷爷经常跟我讲他放羊遇到的事。二十多年过去了,从他哪听到的故事,大多已经忘的一干二净,只有一个,我至今不忘。
那是夏季的一个傍晚,爷爷放羊回来,一点数,发现少了一只羊羔。关好圈门,爷爷带着大黄,拿着一把柴刀,去寻找那只丢失的小羊羔。
跟着记忆,爷爷沿着白天的路线,在山上找了一圈,没有找到那只羊羔。
爷爷心想:明天找?可羊羔跑到别村,就别想找回来了。继续找?可天色已黑,羊羔也不知跑到哪了,难道要找一夜?
爷爷决定,再找一会,找到找不到今晚都回家。
可没过一会儿,天上的月亮突然钻入乌云,山上漆黑一片。
爷爷不得不放弃找小羊,抄近路回家。
抄近路,需要经过一个娃娃沟。娃娃沟背阴,即使正午,也会阴森冷清,是老辈人丢弃夭折孩子的地方。当然,这地方也少不了无数的恐怖传说。
不过,爷爷常走夜路,身边还跟着一条狗,自然不会被那些无中生有的传说吓到。
爷爷踩着崎岖曲折的山路,独自行走在毫无月色的夜晚,夏风微暖,身边树影绰绰。
大黄不知穿行在那个草丛,只闻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并不见其飞奔的雄姿。
穿过山坳,正要走出娃娃沟的时候,爷爷突然听到一声羊羔的叫声。叫声响起的同时,大黄也不知从哪突然跳到爷爷身前,鬃毛竖起,冲着一个地方汪汪大叫。
寻声用手电照去,爷爷看到,一片荆棘枣林中间围着一块荒地,荒地的杂草凌乱,荒地中间有一片新土,新土上堆着一个坟包,坟包上插着一个花圈。花圈后面的草丛,有两盏绿油油的灯光一闪一灭。
爷爷心里一虚,紧紧抓着柴刀。
羊羔的叫声越来越弱,大黄扑了过去,爷爷有点担心,举着柴刀小心的跟了过去。
赶到坟包后面,照了照,只有一摊血迹。
远处,大黄和一个黑影纠缠在一起,汪汪叫个不停。
爷爷担心大黄再出什么事,不能陪了羊羔再陪条狗,他一边跟着跑一边大声召回了大黄。
远处安静了,大黄满身血迹的回到爷爷身边,爷爷抚着大黄的脑袋,安慰了好一会儿,大黄才渐渐平静。
……。
爷爷必须搞清楚吃羊的凶手到底是什么,否则以后放羊就麻烦了。
第二天,爷爷叫上二叔、三叔,带着四条狗,从娃娃沟顺着血迹一路寻去,找了好久,终于在山脚下,一个比较隐蔽的角落找到一个土洞。
一匹狼就站在洞口,与四条狗相对嚎叫。
看到爷爷过来,那匹狼却后退几步,匍匐在地,呜咽着,好似哀求。
四条狗前腿也匍匐在地,低声发出沉闷的鼻音。
那匹狼警惕着四条狗,却冲着爷爷不住的点头。
四条狗,停了下来,只要爷爷喝叫一声,它们就会扑上去。
爷爷举着柴刀走近。
狼焦急了,它突然咬住自己的尾巴,狠狠的咬下一嘴毛,尾巴流出了鲜红的血液。
爷爷没有吭声,只是奇怪,这只狼怎么会自己咬自己?
没有时间想那么多,爷爷喝叫着四条狗扑了上去……。
一场战斗暂时停止,大黄脖子被狠狠咬了一口。
狼虽然伤痕累累,但是依然高傲的站着,它扭身看了看背后的洞口。又低下了头,冲着爷爷低声叫了几声,前肢再次趴在地上。
这次狼朝着自己后腿咬了下去,一条腿被一口咬断,爷爷还以为这只狡猾的狼,又要搞什么诡计。
四条狗再次扑了上去,而这匹狼没有再反抗,只是不断的冲着爷爷点着头。
……。
扒开洞口,爷爷发现几只小狼正蜷缩在洞内。
爷爷明白了,原来老狼一直不反抗,不住的冲着爷爷点头,是为了求爷爷放过那几只小狼。
我后来问爷爷,那几只小狼怎么样了?
爷爷说,那几只小狼或许离开了我们的村子,往山的深处走了。
【前旺村和后旺村】
前旺村与后旺村都是宿州市埇桥区著名的村庄,位于夹沟镇区域内,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登基,大赏功臣勋旧,皇亲国戚。皇后马娘娘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长眉毛四舅武忠。朱元璋问他要什么封赏?武忠乃一庄户人,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要地。朱元璋又问他要多少?他回答说,望到哪儿算哪儿吧!朱元璋应允。
第二天,武忠随旗牌官到辛丰丈量土地,谁知天公不作美,竟上了大雾,武忠极目望去,不过数丈远。他看着旗牌官,有哀求的意思,旗牌官有意让马跑了十里,插了旗子。旗牌官回来后,武忠灵机一动,又转身向后望去,旗牌官笑了笑,又让马跑了三里,插上旗子。这就是“前旺村”与“后旺村”的来历。